9月17日,走进驻马店高新区,在“中国药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杭州东岸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宽敞明亮,一派繁忙景象,抗癌药、抗病毒药的原料药和药品制剂从这里走下生产线,7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地。
目前,驻马店全市生物医药上下游生产经营企业达3200多家。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药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已开园,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项目二期已建成,可入驻企业30多家。
以“农”字为底色的驻马店聚力打造“中国药谷”,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再造的生动实践。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驻马店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前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342.7亿元,较2020年增加499.88亿元、年均增长5.2%。
——扬农业优势,持续擦亮金字招牌。
在驻马店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玉锋大健康生物产业园,玉米经过深加工,产出的不仅有玉米淀粉、玉米油,还有赖氨酸、维生素B12等10多种产品,把玉米“吃干榨净”,实现“点粮成金”。
不仅是玉米加工,驻马店小麦产量占全省的1/7、全国的1/26,夏枯草、鹅不食草、白花蛇舌草产量分别占全国市场的70%、70%、50%,正阳花生、平舆芝麻、泌阳香菇叫响全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成为当地推动食药同源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连续26届举办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本土企业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香飘万家;思念食品(遂平县)有限公司新基地建成亚洲最大的立体冷库,年产速冻食品35万吨;五得利遂平面粉加工项目,是全国单体日加工能力最大的面粉车间,日加工小麦5000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400多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2380亿元。
——补工业短板,产业链群动能澎湃。
长期以来,工业是驻马店发展的短板。近年来,全市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围绕“9+15+N”产业链群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构建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泌阳,河南二木智能有限公司全自动高频穿套管绕线机器人正以头发丝七分之一的精度高效作业,仅需5秒便能完成一个高频变压器核心部件的生产,其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在驻马店市驿城区,中桥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年产集成电路板600万块,与开鸿智慧合作开发的国内首款全国产化智能终端咖啡机,60秒即可制作出一杯香浓的现磨咖啡。
电子信息产业蔚然成势,全市规划建设了7个电子信息专业园区,正在全力构建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模具设计、零部件配套、终端产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提质升级。服装制鞋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户外休闲产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装备制造产业打造“灯塔工厂”,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人机协同。
——强科技支撑,院士经济厚植创新。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驻马店发力院士经济,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带强一个产业。
泌阳县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菌物学专家李玉,建成了全国首家“三物融合”产业发展研究院,破解了泌阳香菇一年只能种一季且品种单一的技术难题;平舆县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产品质量安全学家李培武,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合作,选育出世界首个抗裂蒴、抗落粒型芝麻品种……
驻马店加快创新主体培育,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家,认定省级创新龙头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76%,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20家、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33%,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9.8亿元、较2020年增长248%。
扬农业优势、补工业短板、强科技支撑,地处天中大地的驻马店不甘居“中”,破“中”而立、焕新求变,农业大市正在破茧成蝶、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