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家改革“试验田” 郑州需聚焦哪些市场要素?

2025-09-15 09:01:57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 记者 聂辉

  9月11日,《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发布,同意包括郑州在内的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郑州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郑州为何能成为新试点?对河南、郑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解决要素市场短板,“大招”来了

  此次国务院批准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共有10个,分别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

  为什么要进行试点改革?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已实现了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但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发育还不充分,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此次改革试点有两方面重要意义。

  围绕当前要素市场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挥试点地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探路作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奠定基础。

  通过改革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据介绍,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郑州为何入选?硬实力+发展所需

  成为试点的10地,东部沿海地区占多数,位于中部地区的有3地(安徽合肥都市圈、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

  “郑州能成为试点,彰显了其在国家层面的重要地位。”在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看来,郑州“榜上有名”,与其自身的“硬实力”有很大关系。

  郑州经济体量大,是经济大省的省会、郑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郑州的要素市场化改革,能够对经济大省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

  内陆城市与沿海发达城市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内陆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够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要素市场化改革有欠缺,郑州成为试点城市,就能推动市场化改革。

  此外,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劳动力大省、人口流动大省,土地闲置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解决土地要素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河南发展所需。

  “现阶段,区域发展早就摆脱了资源依赖,资源禀赋已不再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因。”耿明斋表示,目前,区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当前,我们在产品的市场化方面做得不错,但土地、科技、人才等要素的市场化是短板,是下一步要攻坚的地方,郑州能成为试点,对于自身市场化的提升,加速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着驱动作用。

  对于郑州的入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树伟也称,郑州地处中原,连南贯北、接东达西,从市场要素的流通来讲,地理位置是郑州入选试点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技术、人力资源、数据……试点改革有重点

  在《实施方案》中,“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创新发展”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技术要素的改革是“硬核”内容,耿明斋坦言,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下,除了创新要素聚集的规模、质量等外,还需要把存量创新力释放出来,让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当前,我省创新的“主力军”集中在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研究机构等体制内,但体制内的创新由于评价机制、科技成果的界定等,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这些存量的创新主体,不能全力以赴把精力放在做产品上。《实施方案》里的改革,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让体制内数量庞大的创新主体的能量释放出来,助推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除了技术要素外,人力资源要素、数据要素,也是《实施方案》里的“重头戏”。

  人力资源要素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开展居住证互通互认,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支持统筹使用各类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建立事业单位通过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制度……

  “稀缺的高技术人才要素,尤其是体制内的这些人,要素流动是有障碍的。”安树伟表示,改革中,强化了对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力度,进一步畅通了人力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

  数据要素方面,《实施方案》明确,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推动完善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保护制度,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等。

  对此,安树伟表示,数字时代,数据要素的流通一方面能激发经济新动能,但也面临安全问题,这是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郑州先行先试,有助于确保安全与发展的平衡。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