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堂是确山县的第一代制琴师,曾“北漂”学习提琴制作工艺。“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想着能把提琴的品质做好!”从学徒到制琴师,王金堂带领同在北京的河南老乡,不断提升提琴制作品质,逐渐得到了业内人士认可。
2015年,确山县委、县政府通过“筑巢引凤”政策,投资5.6亿元建设200亩提琴产业园,吸引王金堂等60余名北漂制琴师返乡创业。如今,全县共有提琴生产企业144家,形成从木材处理、配件雕刻到油漆喷涂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亿元,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带动了26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琴一代”制琴,“琴二代”学琴。现在,“琴二代”们已走向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仅竹沟镇就有20余名工人子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这种“父辈造琴、子女学琴”的良性循环,让乡村振兴既有产业支撑,又有人才储备。
王金堂说,未来,确山县将持续拓展提琴产业链条,深度融合音乐教育、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多元产业,通过举办音乐赛事、文化交流活动,让确山提琴不仅奏响产城融合的协奏曲,更要拉响强村富民的奋进乐章。(刘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