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豫你同行 | “钢铁驼队”架起河南对外开放的“新丝路”

2025-07-01 11:05:38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作者:张朝阳 王文坛 

  中国青年网郑州6月30日电(通讯员张朝阳 记者王文坛) “连接世界,创造可能!”近日,2025“青春华章·豫你同行”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南郑州启动,活动中,中豫港务集团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青年员工赵怡斐谈及她为之奋斗的中欧班列(郑州)时,话语里满是自豪。这句朴素的话语,不仅是一个青年奋斗者的心声,更是一支驰骋在亚欧大陆上的“钢铁驼队”为河南擘画内陆开放新蓝图的生动注脚。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郑州国际陆港时指出:“希望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这份嘱托,为中原大地架起了一条连接世界的“新丝路”,也为无数河南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图为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通发车场景。 何青 翻拍

  破壁西行,铺就通途

  “语言不通,就借助翻译软件;政策不明,就多方求证。”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王京见证了河南首趟中欧班列的启程。班列发展初期,打通出境口岸是关键。王京主动请缨,远赴二连浩特。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他穿梭于中蒙双方海关、铁路部门之间,最终促成合作方案。

  首趟班列即将出境时,突遇单证问题可能被滞留。王京立刻奔赴现场,连夜核对数据、修改文件,确保了班列顺利通关。正是一位位像王京一样甘于奉献的青年,河南中欧班列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如今已连接25个国家,覆盖9大口岸,从“连点成线”到“织线成网”,跑出了令世界惊叹的“河南加速度”。

  图为中欧班列(郑州)的列车驶出蒙古口岸场景。 何青 翻拍

  链接万邦,赢得信赖

  通道打通后,如何赢得国际市场的信任,成为摆在青年业务员赵怡斐面前的新课题。2016年,刚加入欧洲业务部的她,背着宣传册跑遍了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的物流园区。“中国的火车能开到欧洲?这不可能!”

  面对一次次的质疑甚至被误解为“骗子”,赵怡斐没有气馁。在与意大利客户Mario的沟通中,她不分昼夜地解答对方关于时效、成本的每一个疑问。最终,她的真诚与专业打动了Mario,换来了第一笔试单。当货物安全准时运抵意大利,电话那头传来Mario惊喜的声音时,赵怡斐热泪盈眶。如今,Mario已从最初的尝试者,变成了班列坚定的“代言人”,而像他一样的班列“同行者”也越来越多。

  图为中欧班列(郑州)运行示意图。 何青 翻拍

  运贸产融,丝路长风

  如果说畅通物流是基础,那么以运带贸、以贸促产,则是中欧班列(郑州)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了拿下优质供应商,我曾在零下20℃的白俄乡下冒雪扫楼,也曾拖着22公斤样品在柏林石子路上疾走。”国际贸易部青年员工齐瑞博和张爽用脚步丈量着亚欧市场。她们把手机锁屏改成北京、汉堡、明斯克三国时钟,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个商机。

  正是这份执着,让中欧班列(郑州)成为进口欧洲液态奶最大的平台。飞驰的班列,不仅是运输通道,更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宇通客车、风神轮胎等“河南制造”搭乘班列走向世界;信阳毛尖、南阳香菇等“河南味道”香飘丝路;欧洲的牛奶、啤酒也通过班列走进中国百姓的餐桌,成为“运贸产”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如今,中欧班列(郑州)已累计开行超15000列,服务全球客户逾8000家,业务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一代代青年建设者们,正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将“小我”融入“大我”,在推动河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中,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