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赵村镇土桥村乡里中心。 张怡熙 摄
“河南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流动量都比较大,社会问题复杂多样,必须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要求,切实把学习贯彻成果转化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实际成效。
凝心聚力 加强“三新”党建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郅晓峰表示,将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和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的责任感紧迫感,从政治上把握、在大局下行动、于关键处发力,聚焦群体抓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抓基层治理,做到加强社会治理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联动推进、同向发力。坚持守正创新,抓实党的建设,加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同向发力,做到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南阳是新就业群体人数较多的城市,加强党建引领意义重大。南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周坚定说,将聚焦“两个覆盖”要全、“两个功能”要强、“两支队伍”要硬、“两个阵地”要稳四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探索加强新型业态和互联网党建,理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紧紧围绕协调利益、化解矛盾,规范和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做好新就业群体思想引领和凝聚服务工作。
枝叶关情 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
“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王蕾表示,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退役军人工作“五好”要求,着眼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加紧探索高效能治理举措,健全规范制度机制,提高信息辅政服务能力,更好解决退役军人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要广泛推动企业、社会组织和退役军人积极投身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用好社会资源助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让尊崇之光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
商丘市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入选2024年度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该村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在群众身边树立典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故事,用好“育”的土壤、用心“做”家字文章、用活“调”的方法、用“聚”的合力促振兴,不断涵养新时代文明新风,营造良好家风、乡风、民风氛围。麻花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涛说,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盘,也是薄弱点,一定要在基层一线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减负增效 延伸治理“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支持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抓好减负增效,找准靶点、打通堵点,为高效能治理激发活力。”延津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张永忠说,去年以来,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逐项分解落实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指导做好村级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四个指导目录”落实,清理规范村级标牌1795个,制定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标牌规范化管理机制。
新乡市获嘉县照镜镇党委书记方伟说,将紧扣“五基四化”建设要求,系统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深化“3533”党群代表议事制度实践,聚焦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搭建党群协商议事平台,通过规范流程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实现民事民议、民办、民管,实现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副书记赵国锁表示,将以省委老干部局“擦亮‘豫老’品牌·助力高效能治理”活动为牵引,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天桥街道志愿者党委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更多老党员、老干部发挥优势特长,参与“豫老银辉”行动,优化“居民点单—志愿服务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机制,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参与“豫老善治”行动,在老旧小区改造、理论宣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中贡献力量,当好社区居民的“红纽带”“连心桥”。
依法治理 加强诚实守信价值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法治和诚信建设,发挥好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诚实守信的价值引导,提高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水平。”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贺振华表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工作全程、落实到具体行动,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定信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要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领域强化法律法规供给,赋能我省经济发展大局。要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一体推进法治河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要持续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要夯实司法所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普法宣传,实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省高院执行局局长刘铁良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要用好信用惩戒措施,依法打击严重失信行为,充分发挥守信正向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作用,用法治手段筑牢诚信底线,切实发挥好法治对社会治理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刘铁良表示,“全省法院系统将贯彻司法为民理念,加大执行工作力度,重点关注涉民生案件,优先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用真金白银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口前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省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主任刘洁表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标准建设全省检察机关12309统一受话中心,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办理制度,扎实推进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综合运用检察听证、司法救助、检调对接、反向审视等措施,解“法结”化“心结”,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首办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安全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需求,是基本的发展环境。”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副处长侯朝亮说,作为一名政法干部,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做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践行者。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发挥综治中心作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平台作用,着力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全流程完善群众诉求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让矛盾纠纷在“最多跑一地”中得到实质化解,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让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式来实现。
新郑市公安局龙湖派出所社区民警马玉璞表示,将始终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扎实推进“警网融合”多元共治,探索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脚板+科技”,做实做细社区警务,织密平安防护网;通过“法理情”融合工作法,打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终点站”;通过“服务+治理”双提升,让警务室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平安灯塔”。持续深耕社区警务“责任田”,既当守护平安的“瞭望哨”,更做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在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中展现公安担当,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南贡献公安力量。
担当作为 打造治理骨干队伍
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治理就有了坚实力量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作为,善于从推进社会治理中总结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把工作做细做实。”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封市鼓楼区委书记陶毓敏深有感触。她说,在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激励干部主动担当工作中,鼓楼区以“全员大培训”为抓手,对全区各层级干部进行培训,切实增强干部履职能力,锻造基层治理精兵强将;坚持“编往基层补、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流”,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减上补下”,选派优秀干部下沉服务社区,逐步提高社区“两委”干部工作报酬,落实社会工作者职业津贴,全区履职尽责、勇毅担当的氛围愈发浓厚。
安阳市委组织部组织三科科长张浩翔表示,安阳市将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引领、保障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主责主线,聚焦基层治理关键部位、重点区域,回应社会关切、群众期盼,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大力气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同时,充分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提升社会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群众水平,着力推进“五基四化”在安阳见行见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若郡 周晓荷 李运海 徐东坡 王绿扬 祁思元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