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评论员 赵志疆
近日,《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其中提到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与此同时,研究制定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数据企业培育认定实施办法,加力孵化数据领域“独角兽”“瞪羚”民营企业。
近几年,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数字化改造向纵深推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左右,数字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创新突破,数字产业增长强劲;另一方面,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前不久,《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发布,强调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在中国智造出海浪潮中,宇树科技通过自研自产电机、3D激光雷达等机器狗所需的大部分零件,产品顺利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商业化的跨越;腾讯元宝通过“产品+服务、前端+后端、创新+业务”的融合性技术供给,推动生成式AI技术广泛应用……民营企业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力量,在AI核心技术突破和场景化应用创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持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拥有齐备的市场要素、丰富的应用场景、发达的交通枢纽,各领域都蕴藏着海量数据资源,具备打造完备数据服务生态的基础优势和良好条件。瞄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我省先后出台《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奋力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落地郑州3年多来,超聚变持续生发聚变效应,带动河南计算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式发展和生态嬗变。这只“独角兽”在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430亿元,液冷服务器、AI服务器均位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郑州引育超聚变、昆仑、浪潮、科大讯飞等150余家人工智能产业链重点企业,集聚华为、阿里等大数据关联企业2万余家,算法领域汇聚各类优势团队100多个,从基础硬件、算力平台到行业应用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的最大优势在于“数乘万物”。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据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持续释放乘数效应。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最活跃、最前沿的领域。面向未来,河南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挖潜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以场景牵引产业、以需求驱动创新。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乘“数”而上就能“乘风化龙”,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民营企业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