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成“专精特新”?这些豫企“掌门人”有经营密码

2025-05-14 08:30:01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 金艾琳

  2025年5月13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家“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围绕“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展开交流。在很多人看来,这场见面会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跃升的“尖兵”。

  对于制造业大省河南而言,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是向制造业强省进阶的重要抓手。

  在河南,也涌现出了许多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细分领域深耕、坚守科技创新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有哪些独门绝技?又是如何创新突围的?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说说他们的感悟。

  奥特科技:专精特新不是“小而美”而是“精而强”

  5月13日,在北京出差的郑州奥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奥特科技”)董事长赵民章,听闻“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站上了更高舞台时感触颇深。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国家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价值的肯定,更传递出了一个信号——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离不开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的深耕与突破。

  20年只做“集中润滑”一件事的奥特科技,已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集中润滑系统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到现在,这几年的实践让赵民章深刻认识到,“专精特新”不是“小而美”的标签,而是“精而强”的成长逻辑。长期主义,才是穿越周期的最好答案。

  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赵民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是锚定赛道,做深护城河。不要盲目追逐风口,要找到自身技术优势与产业链需求的结合点。二是开放协同,“专精特新”企业单打独斗,很难突破天花板。比如,奥特科技就通过跟三一重工、明阳智慧、中国中车等龙头企业联合研发,加速了技术产业化。三是人才筑基。奥特科技和清华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实施“专业人才对口计划”,还跟河南科技大学共建了“智能润滑联合实验室”,定向培养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

  新大方重工:“专精特新”有利于企业形成“独门绝技”

  在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大方重工”)董事长张志华看来,“专精特新”的一些评定可以让一些中小微企业更好地聚焦主业,沿着一个产品、一个技术、一个服务,坚持不懈地创新,形成企业的独门绝技或是核心技术。对中小企业来讲,这有助于增强其在市场上的抗风险能力。

  “在纵向的市场开拓上,‘专精特新’企业容易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这对企业非常有益处。”张志华拿新大方重工举例,新大方重工通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产品可以应用到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造船等领域,依靠的就是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服务以及产品上的创新。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集特种装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设备租赁、安装服务和施工承包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新大方重工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等众多国字号招牌。

  “新大方重工一路走来,我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坚持创新这条路的正确性。这么多年,我们就干两件事,填补国内空白和打破国外垄断。”张志华认为,市场竞争中,往往是“适者生存”,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而言,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轻研合金:创新无大小,关键是持之以恒

  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之前,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轻研合金”)几乎不被行业外所知。

  轻研合金,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能够研究与生产超轻、高强、耐热铝镁新型合金的单位,拥有真空熔铸、镁合金卷式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以及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力产品。

  据轻研合金总经理肖阳介绍,在航空航天领域长期“卡脖子”的镁锂合金、铝锂合金等关键基础材料方面,轻研合金拥有多项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构件,不仅要求很高的强度、刚度,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减重。”

  在肖阳看来,轻研合金之所以拥有为航空航天“减重”的“独门绝技”,是因为拥有一流的人才、先进的技术、高端的产品和一流的平台。“对于企业来说,只要你想,任何地方都有革新的机会。创新无大小,关键是持之以恒,每天都要想着把事情干得更好。”

  如今,河南已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国家级小巨人—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截至2024年底,河南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9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7.3%。

  这些企业,正在以超强的定力在细分领域深耕,苦练独门绝技。政府部门也正在以“滴灌式”政策,为它们的创新之火添柴。当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汇聚,河南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图景,也必将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