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纳凉:让身体降温,别让文明“降温”

2025-07-25 09:08:43 来源: 扬子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夏日高温,酷暑难耐,各种纳凉图景便鲜活上演。

  在武汉宜家,沙发上、床上,到处是人,本以为是来体验家具的,工作人员却苦笑:他们一开门就来了,躺那儿刷手机,一躺就是大半天。

  在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成了“银发俱乐部”,老人们脱鞋躺椅、围桌斗牌,瓜子壳乱飞。店员苦笑:“劝不动,真劝不动!”

  重庆地铁贴心地摆放了休息椅,开设纳凉区,不料有人却“得寸进尺”,或拉来充气床垫,在过道上呼呼大睡,或支起牌桌,把交通枢纽整成了棋牌室。更有甚者,竟带来了电饭锅,还有人在楼梯间挂起了吊床,四仰八叉,悠然自得,仿佛在马尔代夫,乘客只能侧身而过。

  酷热难耐,寻找清凉之所本无可厚非。但纳凉行为如果突破了文明的底线,失去了“边界感”,不但破坏了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同时也冲击着社会规则与公序良俗。

  当肯德基成了“避暑山庄”、宜家成了“宜家酒店”,影响的是商家的正常经营;当吊床在地铁换乘厅晃成“空中障碍”,导致早晚高峰人流拥堵,影响的是公共安全;当图书馆、博物馆成了“临时休息室”,公园的草坪被凉席压出斑驳的印记,影响的是城市的形象……

  对于不文明行为,该管就要管,若任其蔓延,会导致“破窗效应”——当有人突破规则未受约束,更多人便会效仿,最终形成“谁不守规矩谁占便宜”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该“疏”也要“疏”,要增加人防工程、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站、体育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场馆类纳凉点,发布纳凉地图,在纳凉点设置座椅,有序引导,方便市民。同时,也要通过社区公告、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醒市民文明纳凉。

  城市形象是由无数个公共空间里的细节拼接而成的——地铁站里有序的脚步、商场中平和的往来、公园里整洁的草坪……而那些不文明的纳凉行为,像附在城市名片上的污渍,悄无声息却又清晰地折损着城市形象的质感。

  夏日纳凉,我们既要让身体凉爽,也要让文明“升温”。只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政府、商家、市民协同合作,才能营造出和谐有序的纳凉环境,让城市在炎炎夏日中展现出应有的文明与温度。(殷小平)

 
责任编辑:杨瑞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