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风庆搀扶着老伴郑善梅
□记者 刘志松 通讯员 乔晶
“搀扶管它天不长地不久,别哭因为有我把你守......”在封丘县举办的陈桥湿地油菜花节上,悠扬的歌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封丘县陈固镇三里村村民朱风庆牵着老伴郑善梅的手,在花丛中深情地唱响《搀扶》,老伴面带微笑,颤颤巍巍地挪动脚步。婉转的歌声、温馨的画面,引得周围游客纷纷驻足,沉浸在这份质朴而动人的情感之中。这一场景,不仅是对美好爱情的生动演绎,更是朱风庆4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病老伴的真实写照。
1980年,高中毕业的朱风庆就在村里做起面粉加工生意。很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有文化又勤劳的朱风庆经人介绍,与心地善良的郑善梅结为夫妻。结婚后,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后来,朱风庆又干起农电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随着“两女一儿”的出生,家务活、照顾孩子,都落在了本来就“要强”的郑善梅身上。
常年劳累,积劳成疾,从2007到2020年,郑善梅两次发病,先后到新乡、郑州等地住院治疗。为了不影响孩子的生活,大都是朱风庆一人照料。
4年前,出院后的郑善梅生活仍不能自理。彼时,她的儿子在外地为生活奔波,两个女儿都已出嫁,各自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朱风庆深知孩子的不易,他毅然独自扛起照顾老伴和操持家务的重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郑善梅出院后,朱风庆做了个一头挂重物、一头装手环的吊轮,帮助老伴锻炼手臂。朱风庆还在卫生间和院墙上安装扶手,他一有空就陪着老伴进行康复锻炼,现在老伴已经能在他的搀扶下慢慢行走。
4年1000多个日夜,朱风庆几乎没有睡过囫囵觉。不管是端茶递水,还是喂饭喂药,他总是细心加耐心,照顾得无微不至。尽管这样,长期患病的郑善梅有时也会无端发怒。每当这时,朱风庆总是和声细语地耐心安抚。
近年来,朱风庆不仅学会了康复护理技能,还学会了缝缝补补,以及包饺子、蒸馍、擀面条......他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以及相濡以沫的珍贵。为了让老伴能开开心心,他还带着老伴到景区旅游。
当被问及为何对老伴照顾得如此尽心尽力时,朱风庆说:“她年轻时没少跟着我受罪,现在身体不中了,照顾她,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心里不觉得累,体力上也就不觉得累。”
朱风庆说:“前一段,我在抖音上刷到《搀扶》这首歌,歌词写得好、曲也好。我一听到这首歌,就觉得我们夫妻俩的生活很像这首歌唱的那样,所以没事我就唱唱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