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现场
新乡网讯 (记者 陈卓 通讯员 李亚超)为展示城市治理工作成果,征求民众意见建议,推动建立城市治理人人参与“共商、共治、共享”新格局,4月24日,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城管开放日”活动,3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参观了全市“里子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防汛队伍建设和装备物资储备、供热“冬病夏治”、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板块,让大家体会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不易。
当日上午,观摩队伍首先来到白小屯雨水泵站汇水区域改造工程现场,工作人员正操作沥青摊铺机对部分路面铺设沥青。“该工程是我市获得中央投资支持的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项目之一,也是我市老城区防汛能力提升的一项重要工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主要对和平大道3.4公里的排水主干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待工程竣工后,将有效解决和平大道公立医院附近、和平大道与前进路交叉口附近、建设路和劳动街交叉口附近、北环钢材市场附近积水点的雨天积水问题。
据介绍,2022年以来,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城市“里子工程”,按照省、市“两年基本见效、三年巩固提升”总体要求,全市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做足文章,统筹谋划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44个,其中“里子工程”类项目123个。
在市区防汛仓库,50名防汛抢险队员队列整齐、精神抖擞,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现场排列整齐的大型移动泵车、水陆两栖指挥车、应急电源车等设备精良,让人大饱眼福。据介绍,2021年“7·21”以后我市新购置防汛车辆和应急设备80辆(台),大型移动抽排设备由7台增至28台,全市移动泵车抽排能力由1.75万立方米/小时提升至7.2万立方米/小时(全市),装备总数和抽排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在牧野卫河雨水泵站内,通过专人讲解,大家了解了该泵站强大的雨水抽排能力,纷纷为之点赞。据悉,2022年以来我市累计投资14亿元,建成泵站12座,扩增泵站流量1座,雨水泵站由33座增至45座,抽排能力由230立方米/秒提高到334立方米/秒,基本实现了“小雨不积存、大雨不内涝”。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实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后建成投用了一大批排水防涝项目,并谋划实施多个一体化泵站项目,建立“市、区、街道、点位”四级责任体系,极大提升了城市防汛排涝能力。
在卫河右岸生态治理现场,绿意盎然、鸟语花香,宽敞舒适的绿草地,各种树木花草映入眼帘,让大家看到了位于闹市中的休闲健身美景。在供热“冬病夏治”工作现场,大家了解到了政府关注民生的务实之举。随后,大家还参观了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市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厂等。当天的活动,全方位展示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成效,让大家沉浸式了解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快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