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卫转运一线,因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女职工向来是“少数派”,而新乡市城管局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的赵利霞,却在这一岗位上坚守23年。23年来,她日复一日奋战在生活垃圾转运一线,日子虽单调忙碌,却因坚守而充实,用行动书写着属于环卫人的坚韧故事。
凌晨3点半,城市仍在酣睡,赵利霞已洗漱完毕,准备开启一天的工作。这样的清晨,她已走过23个春秋。如今,她驾驶着大型垃圾转运车,负责八一路、南高村两座中转站的垃圾清运。生活垃圾站点在市区西部,焚烧厂却在东区,赵利霞每次垃圾清运不得不驾车穿越整个市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在暴雨暴雪极端天气,赵利霞每日行驶近300公里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平均年转运垃圾超1.2万吨。“压缩箱里的生活垃圾平均11吨左右,连车重能到28至30吨,再加上大车盲区大、刹车距离长,遇上闯红灯的行人和车辆,更得加倍小心,开车时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保证人车安全。”赵利霞认真地说。
多年与车辆为伴,赵利霞早已成了“懂车人”。“不同车操作手法不同,倒车得算好角度;平时保养也不能含糊,定期吹空气滤芯、换机油,车‘精神’了,干活才顺畅。”说起车辆维护,赵利霞眼里满是对工作的专注。在实践中,赵利霞还创新总结出“三勤工作法”:勤检查车辆状况、勤对接站点需求、勤清洁箱体卫生。2021年“7·20”大暴雨期间,她发现站内垃圾积压严重,主动协调增加转运频次,连续数天每天工作18小时疏通堵点,硬是守住了垃圾日产日清的底线。
在以男司机为主的车队里,赵利霞从不觉得女性有劣势。在她的带动下,班组形成了“老带新”帮扶机制,她亲手培养出8名新转运司机,所在班组也多次被评为“先进班组”。疫情期间,为保证垃圾清运不停滞,她连续多天吃住在车上;就连老公住院时,她也只请了半天假,安排好陪护便匆匆返回岗位。“男人能干好的,我们女人一样行!这岗位女司机少,但开车是技术活,只要有责任心,照样能把活儿干漂亮。”赵利霞的话里满是笃定。可聊起家庭,这位坚韧的女司机却红了眼眶,声音几度哽咽。“这些年,我亏欠家庭太多,老公住院没能悉心照顾,23年没为女儿做过一顿早餐……”话语里是藏不住的愧疚,也有着为生活打拼的无奈。
如今,距离退休还有25个月,赵利霞早有了规划。“等退休了,就开着车带家人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补补这些年没歇过的假,也补上对亲人的亏欠。”从最初每月280元工资,到如今工作待遇稳定,她笑着说“挺知足”。
23载晨光熹微中,赵利霞的垃圾车碾过尘土,也载着她对生活的热忱,穿越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位普通的女司机,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擦亮了城市的整洁,也收获了领导的表彰与群众的好评,她的人生轨迹,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独属于环卫人的光芒。
(梁太成 牛广 訾兴强)
责任编辑:王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