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残健融合服务圈、互联网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关怀版”“幸福版”手机银行App、数字化普及志愿服务……为弥合老年人、特殊群体“数字鸿沟”,加快构建全民共享的数字社会,近年来,河南各地各部门推出多项举措,帮助老年人及特殊群体更好地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从“受限”到“畅享”
“上年纪后眼也花了,用手机、电脑上网总感觉那字小得跟芝麻一样,而且操作复杂很多功能不会用,唉……”在当今数字时代,总有老年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当老龄化等群体遇见数字化,如何让他们共享数字社会发展红利,河南进行了不少有益尝试。为解决老年人和特殊群体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2022年8月,大河网技术团队按照“国标”全部完成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及42家省政府部门网站的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打开网站,点击进入“无障碍阅读”模式的“读屏专用”功能,鼠标点选的文字都会以更大字号出现在页面底部字幕栏中;用户浏览页面时可自动播放当前信息引导音频。
在金融领域,中原银行、郑州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等均针对老年群体推出了不同版本手机银行App。整合资产查询等老年客户常用金融服务;与社区共建智慧养老社区,老年客群通过手机银行完成签约即可实现在社区餐厅、康养中心等商户刷脸支付;60岁以上老年人登录后自动切换为关怀版……截至目前,已有18.5万设备日常使用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关怀版”手机银行;郑州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老年版用户量近1万人,发生资金类交易量共计13万余笔;2023年,中原银行“幸福版”手机银行App共服务老年客户29.6万人,1630万次。
“你看,现在这些软件都有‘适老模式’,不仅字体大,而且操作简单明白。”指着手机上安装的几款应用软件,家住郑州的魏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61岁,原本对智能手机一窍不通,现在也渐渐玩起了网购,还学会了用手机银行购买理财、处理日常银行转账等事务。
从“线下”到“指尖”
构建适老化、无障碍数字社会,体现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近年来,河南推行的“一卡通”等数字平台建设手段,有效解决了“卡多分不清”“密码易忘”等烦恼。
2023年,河南省将“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列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高龄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15项中央和省级补贴项目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河南省财政厅财政监督局局长沈燕向记者介绍,群众可登录河南政务服务网“惠民惠农补贴查询”专栏,或登录豫事办手机App、支付宝豫事办小程序的“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专栏,查询补贴对象、标准、发放时间及本人领取记录等信息,让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享受“一卡通”便利。“现在就这一张卡,密码不容易忘。出门百十米就有个金融自助服务网点,俺们不用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查询等业务。”浚县新镇马行村马同彦说。
记者从河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河南还落实了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受理“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申请人可通过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民政通”小程序实现全程网办。截至2023年底,累计办理“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业务2760例,其中符合条件的677人已享受补贴待遇,线上申请处理率达100%。
从“有碍”到“有爱”
开展“残健融合生活圈”建设以来,在鹤壁市山城区汤河桥街道奔二巷社区,5G智慧大厅已成为社区残协最得力的“智能助手”。
“智能灯杆救了我两次。”喜欢坐着轮椅晒太阳的老郭说。由于行动不便,老郭两次摔倒都被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后台大屏幕监测到,并第一时间给予了救助。智能灯杆就设置在小区人行道旁,离地1米处有手机充电口和求助按钮,非常适合使用轮椅的残疾人,遇到紧急情况,按下求助按钮,社区工作人员2分钟内便可到达。辖区内45个智能灯杆连通后台45个视频监控,全社区176名残疾人谁在户外有情况,在大厅内的工作人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4月24日下午,在安阳市文峰区光华路街道安和苑社区开展的“夕阳红e族”手机培训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就流量查询、字体设置、内存清理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围绕微信聊天、预约挂号、手机支付等常用技能为老人开展智能手机操作培训。“恁想得真周到,教会我们用手机,以后一个人在家不光看电视了,让我们老年人也会手机上网。”社区老人们彼此分享着感受。
在社区、在高校、在敬老院……河南各地数字化帮扶志愿服务多种多样。河南工业大学明德先锋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不应被遗忘。通过多种方式对他们开展数字帮扶,不仅是数字技术教育的实践,更让他们与时俱进享受科技便捷,同时也为青年志愿者提供了成长和奉献的平台,这正契合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的主题,让爱与科技同行,共创和谐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