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别让春节年味儿的“魂”溜走

2024-02-23 09:50:58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春节前夕,安阳县老年书画研究会高庄镇分会会员陈俊霞、张耀光、翟喜林等人,在为广大村民义务写春联。乔光 摄

2月12日,大年初三,新县陈店乡熊先生家里迎来了十多位前来拜年的亲戚。汤传稷 摄

2月10日,大年初一,济源市一位老人给晚辈发压岁钱。贾书琛 摄

2月9日,除夕当天,志愿者在郑州火车站广场为旅客送上免费爱心水饺。王向前 摄

  编者按

  春节,这个古老的充满仪式感的节日,不仅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窗口。

  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岁、发压岁钱、走亲戚……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仪式感十足的过年习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更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回归传统、感受文化、放松心灵的机会。

  重人伦、重仪式是春节的核心。“人伦”联系着亲情、友情,“仪式”则培养着神圣感、凝聚力,强化着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是年味儿的“根”与“魂”。让亲情和仪式在时光流转中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每个人读懂春节的文化内涵,让情感的力量获得认同感,让节日的仪式感更具吸引力。

  手写春联为何越来越少

  □本报记者 韩春光

  “以前,每逢春节,很多人家都是花一两毛钱买几张红纸、一小瓶墨汁,找‘福大爷’写春联。给羊圈、猪圈写上‘六畜兴旺’,给粮仓、粮囤写上‘五谷丰登’,给压水井写上‘清水长流’,给拖拉机上写上‘日行千里’,给门口的大树上贴上‘出门见喜’。反正只要是能贴的地方都要贴上春联,或者贴上个‘福’字,图个吉利。”龙年春节,记者回到豫北农村老家,和本家兄弟坐在一起谈起小时候过年的情形,满是乡愁,全是回忆。本家兄弟所说的“福大爷”,名叫韩守福,是我父亲的本家哥,写得一手流利的毛笔字。虽然“福大爷”已故去多年,但每到春节,村里年龄稍长的人都会想起他,因为在二三十年前,他为每家每户都写过春联,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

  “龙腾盛世千家喜,春满神州万物荣。”“家和人和万事和,福到财到吉祥到。”“一帆风顺全家福,万事如意满堂春。”……到长辈家去拜年,只见家家户户以前的土坯房、瓦房、平房,基本上都变成了楼房,而且大门也都盖得很气派,两侧几乎都贴着从集市上买来的崭新春联。当然,也有少数人家没贴,询问原因,兄弟们告诉我,这些人家有老人去世,还没过去三周年,按照习俗不贴春联,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与纪念。

  写春联、贴春联是传统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会体现得更加明显,春联一直保持到自然褪色或脱落为止。

  让记者有点失落的是,在老家,现在已经很难看到手写的春联了。各家各户贴的春联,一看就是机器流水线上印刷出来的产品。更有甚者,春联上还醒目地印着银行、通信公司等各类商家的名字。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春联正步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千篇一律的印刷品越来越多,风格千秋的手写品越来越少。内容雷同、字体雷同的印刷春联正在消减着春联应有的文化和内涵,让过年少了一些仪式感,也淡化了传统的年味。

  本家兄弟说,他买春联,标准主要是价格高低、尺寸大小,基本不考虑内容。“反正都是吉祥话,我家贴的对联,我都没好好看过究竟写的是什么”。

  有文化学者认为,印刷体春联大行其道,既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关,也包含着深刻的文化缺失。在很多人眼里,贴春联不再是过年所必需的仪式,春联只是一种装饰品,一种商品,春联内容的文学性、书法的艺术性也随之丧失。

  值得庆幸的是,这几年在乡村振兴尤其是文化振兴的背景下,许多地方的宣传部门、文化部门,时常在春节前组织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到农村义务写春联、送春联,让手写春联又“火”了起来。比如豫北安阳县、豫东沈丘县等地,每年春节前都组织书法家、书法爱好者深入乡村义务为村民写春联、送春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乡村的春节增添了不少年味。

  大学书法教师赵先生每年春节都会自撰春联,漂亮的字体与新颖的内容相映生辉,在一片印刷体春联中显得卓尔不群。他说:“春联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是一种精神产品,能体现出人的个性和修养、时代的进步与变迁。春联回归手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场围绕文学和书法展开的全民美育活动。”

  “仪式感”让年更有“味”儿

  □本报记者 王向前

  2月9日,除夕。当天上午,郑州火车站东广场,一群志愿者给南来北往的旅客免费送上了热气腾腾的水饺。当天下午,记者和家人们分工协作,盘馅、擀皮、包饺子,也只为除夕年夜饭上那道必不可少的饺子。

  儿子一边争着擀饺子皮,一边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春节一定要吃饺子呢?”在儿子看来,吃饺子太普通,而过年也没多大意思。

  我现场为儿子“科普”:饺子与“交子”谐音,象征着辞旧迎新;饺子像元宝,寓意财富和吉祥;包饺子需要全家参与,象征着阖家团圆……

  “饺子还有很多寓意,比如包酸菜代表‘拴’宝进财;包花生象征健康长寿;包枚硬币意为财源滚滚;包芹菜白菜则寓意‘勤’快百财。谁如果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那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都会有好运。”我对儿子说。

  与孩子的对话,让我陷入沉思。为什么大家总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是什么让之前全民狂欢的传统佳节变成了寡淡无味的普通假日?

  普遍的看法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本该精致的日子变得过于精简、本该庄严的时刻变得过于平常了。

  我们少年时期的春节,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一直到“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母亲说:“吃年夜饭之前必须祭祖,祭祖之后再吃团圆饭,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些规矩。”一整套过年习俗,让春节变成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仪式,形成了扯不断的情感根脉。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多次呼吁要重视春节的仪式感。他说,祭祖,是向大自然、祖先、师长以及生命的传延表达感恩与敬畏之情。吃团圆饭,是一个家庭一年一度把家庭的人气凝聚起来,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的凝聚,实际上是我们这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这种意识一年年早已深入到我的骨头里。

  有人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的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而现在压岁钱变成了微信转账,年夜饭成了饭店流水席,全家团聚的年三十变成了外出旅游,春联变成了随处可买的商品,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或者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有专家认为,中国春节年俗能够传承下来,核心因素就是负载其中的仪式感。如果缺失了这些特有的仪式感,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春节的魅力,还有我们节日深厚而美好的生命情感和精神传统。

  挖掘年俗文化,坚守过年“仪式感”,让传统文化经久弥新,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最浓的年味是亲情

  □本报记者 汤传稷

  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正是大拜年的日子。

  疫情过后,人们终于可以不受约束地相互走动了。记者切身感受到,这个春节,网上拜年短信少了,串门拜年多了。

  印象中,以前人们普遍采用发手机短信的方式拜年。近年来由于微信的普及,大家又多采用微信发信息的方式拜年。还有更省事的,就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个图文拜年信息,让圈内的朋友自己“认领”。尤其是之前疫情蔓延的三年,大家更是以网上拜年为主,人和人之间极少有当面拜年的。这种拜年方式,省事多了,只是无形中却缺少了一种亲情的交流。

  今年春节这天,在豫南的小山村北洼,早晨8点左右,记者在家刚吃了饺子,就有同村的父老乡亲上门来拜年了。这是我们三年来第一次相聚。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亲切的乡音,不是在网络上,而是在家中。

  喝茶、寒暄,言语之间,是对彼此一年来生活的关心,是满满的暖意,浓浓的亲情。

  故乡、故人、故事……这些年一直在我心中。在这特殊的时刻,面对他们,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深情。

  面对他们,我明白了什么是过年,明白了为什么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人们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要踏上回家的路。

  中午,年迈的父母为我们张罗了一大桌子好菜,亲朋好友围坐一起,说不完的亲情、友情、乡情,道不尽的牵挂、思念、回忆,融汇成了浓得化不开的味道——年味。

  春节期间,这样的场景在各家各户上演着。

  从浙江杭州赶回新县老家过年的熊先生说,他为了能回家过年,给亲戚和长辈当面拜年,买不到车票就租了一辆车回来,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为的就是体验当面拜年的那种仪式感,感受那份真诚和亲情。

  “短信拜年是交情,当面拜年才是亲情。”他说,“现在很多人说过年没有年味,其实主要是缺少了人情味。过年过的就是亲情,有亲情在,年味就不会消失。”

  在郑州上班的徐先生今年也回到老家过年,孩子问他:“为什么要回老家过年?”

  徐先生回答说:“因为那是我们出生、生活的地方,有太多的记忆和精神寄托。因为老家有太多的亲戚朋友、师长、同学。尤其我们人到中年,长辈逐渐老去,更要每年回去看看,一起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聊聊天。回老家也是要让孩子们知道,除了他在城市里的玩伴、同学外,在一个被称为老家的地方,还有很多亲人。这些和他或近或远有血缘关系的人,让孩子不至于太孤单,至少让他有亲戚‘可走’。因为有老家,我们才不那么孤单。”

  徐先生的话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每一次过年,本质上都是一次亲情的回归。拜大年,走亲戚,面对面交流互动,共享亲情、友情,这才是春节该有的样子。

  莫让“压岁”变压力

  □本报记者 翁韬

  每到新春佳节,家里的长辈都会给晚辈包红包、发压岁钱,寓意辟邪驱祟,远离疾病。小小的红包中寄托着长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福,这也是中国家庭年俗活动中最能体现浓浓年味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这些年个别地方的压岁钱却沾染了攀比之风,变了“味”——压岁钱的标准一路水涨船高,从之前的10元、20元,飙升到200元、600元,甚至上千元。压岁的红包是越来越鼓,但也渐渐远离了压岁钱本来的情感价值和祝福初衷,成了一种新的人情负担。

  今年过年期间,记者的一个朋友就感叹,这次他回豫南农村老家过年,发现村里的红包标准最低是100元起步,发得少了,感觉拿不出手。村里一圈亲戚朋友走动下来,他细算了一下,光红包就发出去大几千,而这还是较低的标准,这也让他直呼压力有点大。

  据记者了解,在省内不少城市,长辈给孩子的压岁钱好多都以千计,甚至更多。

  压岁钱始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特别铸造的“压胜钱”,只用来佩戴和玩赏,代表一种美好寓意,并不能流通。而到了明清时期,压岁钱才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并最终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标配”。

  追溯一下压岁钱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中独有的一种“仪式”,压岁钱更多的是传递出一种亲长爱幼、团圆祝福的寓意,家庭亲情的多寡跟压岁钱的金额大小并不挂钩。

  “其实,压岁钱给得多了,会让懵懂的孩子产生一种‘富翁’心态和攀比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濮阳市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孩子的压岁钱来得容易,而且都是一夜暴富式得来的,也会让不懂得挣钱艰辛的孩子们产生来钱很容易的错觉。”

  因此,今年过年前她就提早和家里长辈们协商后,统一给家里的孩子只发100元压岁钱,附送上一本孩子喜欢的图书作为礼物,孩子同样收获了满满的喜悦。

  这样回归压岁钱本来寓意的做法,也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记者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压岁钱的相关话题,不少网友的留言也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红包大小,就是图个喜庆”“本来就是图个吉利,钱多钱少都是一份心意”“过春节给压岁钱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因为给压岁钱影响了正常生活和亲人朋友关系,岂不是本末倒置,与其祝福的寓意、年味的温馨背道而驰?”……

  因此,守护好压岁钱的本义和美好初衷,给压岁红包“瘦瘦身”,也理应成为过年的“新风尚”。作为长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入为出,不攀比、不跟风,只要心意和祝福到了即可,红包的厚薄也不能跟关系的远近画等号。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提前跟长辈沟通,让老人放下心理负担,不要在压岁钱多少上较劲。同时,也要教育好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期望,其中的意义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温暖的关爱和祝愿。

  让压岁钱回归本意,少几分“钱味”,少一些负担,守住那份传承真情祝福的初心,会让这个万家团圆的节日更加美好、和谐、温馨。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