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学桦 成安林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甲辰龙年新春,孟州市槐树乡龙台村的火龙舞比往年更应景。
“腊月二十八,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走进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俺村火龙舞受邀参加。”2月19日,龙台村党支部书记郝永喜兴奋地说,“整场演出中,场面最壮观的就是俺村的火龙舞。”
演出时,近百名群众身着统一服装,伴着铿锵激昂的锣鼓声,灵巧地舞动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的火龙,时而火光四溅动作惊险,时而招式丰富气势恢弘,呈现“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的壮观场面。
郝永喜介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龙台村火龙舞,2007年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台的龙文化源远流长。”龙台村火龙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蒙玲介绍说,俺村有个蟠龙岭,也被称为五龙岭,村西北有座五龙庙,庙内雕塑有红、蓝、绿、黄、白五色巨龙,庙周边有五道绵延起伏的丘陵,看上去仿佛五条起舞的巨龙。龙台村自古就有舞龙祈雨的传统,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民间舞蹈,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火龙包括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龙头形似麒麟,龙口内的喷火装置,由表演者控制喷射;龙身长7到9节,每节龙身内装有两个油沽肚灯;龙尾部分系上5个铃铛,在舞动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谈及火龙的制作,龙台村火龙舞表演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郝同州如数家珍。
历经千年,龙台村的火龙制作工艺越来越先进,从原来的火发光变成电发光;火龙舞的表演也越来越精彩,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年轻一代中得到进一步发扬。
“炮声不停,龙舞不止。”参加演出的“龙娃”王俊翰表示,作为成长在“火龙舞”家乡的新一代,他愿意和更多的小伙伴儿一道,当好接班人,把火龙舞创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