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电商渠道,姚鹏飞家的大鼓生意越来越好。王向前 摄
夏邑县火店镇王阁村宫灯制作传承人聂秀云在加工宫灯。夏天 摄
霍庄村村民在制作舞龙社火。翁韬 摄 张继中在雕刻木版年画。汤传稷 摄
街头的树梢挂上了火红的灯笼,路边的商铺满是待售的春联,超市中流淌着欢快的旋律,货架上的年货琳琅满目……人间烟火气中渐浓的年味和风雪中游子归家的脚步,无不彰显着人们对春节这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的致敬。
年味的背后,是文化。年味的呈现,需要文化载体和文化产业。锣鼓、社火、灯笼、年画……每一个年俗文化产业基地,制造的是产品,更是年味。河南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我省传统文化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和院落,看看那些为了这份年味默默坚守和辛勤忙碌的人们,听听他们的故事,品味别样的年俗年味,感受盎然的新春气息。
马屯大鼓响彻神州
□本报记者 王向前 本报通讯员 石丹婷
春节临近,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马屯村一派忙碌,一家家制鼓作坊正在赶制订单。
61岁的兰现富是制鼓产业链中的一员。1月29日,在自家晾晒场,一张刚处理过的圆形牛皮平铺在木板上,他左手捏钉,右手抬锤,锤落钉进,叮叮当当中,绷紧的牛皮被一圈钉子牢固地钉在木板上,然后再把木板斜放,牛皮朝向有阳光的一方,进入晾晒环节。
“这是制作鼓皮的部分流程。我们用的是牛皮,要将整张牛皮加工处理还原出白色,再根据不同类型的鼓面裁剪,裁剪出来的牛皮不能有孔洞,晾晒干后就是一张张好牛皮鼓面。”兰现富说。
而在200米外的一处厂房里,他的儿子兰丰伟正忙着制作成品鼓。安装鼓皮、鼓钉固定……他和爱人动作流畅,配合默契,一面面成品鼓就制作出来了,高度60厘米,直径80厘米或者100厘米等,气势宏大。
兰丰伟介绍,制作大鼓,主要用椿木、山柳木作为鼓桶原料。先拿大锯锯成板子,然后画线、切成鼓条,将鼓条晾晒、烘干,然后放在铁架子上一块块拼接起来,刷上牛皮胶,鼓圈就做好了,接下来是打磨、包纱布、刷胶、刷漆、蒙鼓皮,整个过程有几十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蒙鼓皮,是用千斤顶将鼓皮拉紧套在鼓帮上,再用铜钉密密麻麻钉紧,鼓就制成了,如果客户需要图案,人工彩绘出龙凤图案,包装之后就能进行销售。
“鼓是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添不少节日喜庆氛围。这是这几天我们紧急制作出来的50面鼓,下午5点左右客户就要全部拉走。”兰丰伟说。
没有铿锵的锣鼓,年味也就淡了许多。伴随着人们的紧张忙碌,马屯村生产的大鼓满足着全国各地的需求。
偃师区缑氏镇马屯村享有“中国鼓乡”的美誉,也是遐迩闻名的“天下制鼓第一村”,全国百分之八十的鼓出自这里。这里制作的大鼓,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央视春晚、西安全运会等重要场合多次亮相。近年来,马屯村依托特色制鼓产业,通过做大做强产业品牌,带动周边乡镇,敲响乡村振兴的“致富鼓”,村里制作的大鼓、腰鼓、战鼓及非洲鼓、韩国铃鼓等几十种鼓远销海内外,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在马屯村,村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厂房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鼓,手艺人忙着制鼓,快递公司的车辆不时驶过。“我们全村3000多口人,有2500多人都从事制鼓产业,现在这发展势头一上来,腰包鼓了,干着也更有劲,现在光是带动周边村子就业就有1000多人,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产业,好着哩!”马屯村党支部书记王快景说。
以前制好鼓后,人们要背着几十斤重的大鼓走街串巷,四处推销。手艺传到了现在,马屯村人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积极“触网”,马屯村也多次入选“中国淘宝村”。2022年,该村生产的大鼓线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村民年均收入大幅增加。
38岁的姚鹏飞依托自家工厂,搭建网络销售渠道,生意越来越好。“我做电商有10多年了,现在在淘宝、拼多多、抖音、京东等平台都有我的产品,一年能销售三四百万元,客户遍及全国。”说这话时,一个电话打进来,是一位陕西客户在催促几天前下的订单。
“鼓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是烘托喜庆氛围的重要物品,在重大场合少不了。”姚鹏飞说,在广大农村地区,锣鼓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敲锣打鼓深深扎根于民间,经久不衰。
霍庄社火“火”遍全国
□本报记者 翁韬
1月29日正午,时至年关,行走在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村,记者发现,与其他乡村热热闹闹的过年氛围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这里的街头巷尾没有扎堆烤火聊天的过年“盛况”,显得异常“冷清”,家家户户门口只有“制作传统社火道具”的彩旗在随风飘荡。
推开村民霍大锋的家门,龙头骨架、龙身贴片等各色制作传统舞龙的材料堆满了整个院子。记者呼喊了几声,里屋的男主人才仓促应答。
“昨天晚上赶制内蒙古客户的加急单子到两点才睡下,早上六七点又爬起来干活,中午扒了两口饭眯一会儿。”霍大锋揉着通红的眼睛告诉记者。
据霍大锋介绍,通常每年的10月份霍庄村的社火销售开始进入旺季,这两年社火销售商受疫情影响普遍库存不多,今年又适逢龙年,积压的消费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大量的舞龙订单都压了过来,这样的“爆单”让我这个干了20多年的老把式也有点措手不及,“快一个月没有洗脸了,忙得根本顾不上。”
记者在霍庄村走访后发现,与霍大锋一样,大多数的霍庄村人都在家里为甜蜜的“烦恼”忙碌着。
“跟传统的农业村庄不同,每到年底反而是霍庄村人最忙碌的时候,街面上看不到闲人,几乎都在家忙着赶工社火。”霍庄村党支部副书记霍振亚介绍,该村的社火道具生产已有140多年历史,产品包含舞狮道具、龙灯、旱船等数百个种类,现在村里大约80%的人都在从事与社火相关的行业,是全国著名的社火道具专业村。
上色、粘睫毛、画眼睛,经过一双巧手、17道工序的点化,一只活灵活现的狮子跃然眼前,而这只萌萌哒的狮子出自一个“00后”小伙之手。今年24岁的霍云龙大学毕业后没有去外面闯荡,而是直接回家做起了社火生意。除了在家制作舞狮之外,霍云龙还负责着家里的网店,从网上接单。
像霍云龙一样,村里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大多返乡从事了社火生意。近年来,随着年轻力量的注入,霍庄村传统的社火道具制作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现在霍庄村家家户户都有网店,是远近闻名的‘淘宝村’,年轻人坐在电脑旁,点点鼠标就能谈成全国的生意,根本不用为订单发愁。”霍振亚介绍,目前,霍庄村有社火和戏剧道具电商企业3家、加工户及电商户280多户,也带动了不少周边村的村民增收。
记者在村里走访发现,跟其他农村快递难下乡的境况不同,国内知名的物流快递企业在村里就设立了六七个收货点。在霍庄村集体经济快递物流服务中心,一辆大型的厢式货车正在装运社火,大大小小的包装箱堆了一地。
快递员告诉记者,临近年底,这两天村里每天的快递发单量都在一万件以上,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左右,“昨天晚上集中发走了4辆货柜车”。
140多年来,社火民俗的传承浸润,让制作社火道具已经成了所有霍庄人的集体记忆。而今,霍庄村人在坚持传统的制作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拥抱新技术、新业态。
“去年,村里结合声光电技术,研发设计出了会发光、发声的舞龙、舞狮产品,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霍振亚介绍,下一步,为了破解一家一户、家庭作坊生产模式对产能限制的难题,霍庄村正在谋划建设约100亩的社火产业园区,将社火制作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提升生产效能,让传统的社火焕发新生。
火店灯笼行销中外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夏天
每逢春节,家门口挂上红灯笼,煞是喜庆。近年来,夏邑县火店镇就因为制作红灯笼,从而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特色文化产业之乡”“宫灯之乡”等美誉。
寒冬腊月,年味渐浓。记者走进该县火店镇张土地庙村的乡村振兴车间,只见村民蔡莲花和彭小环、蒋秀萍等十几位姐妹,正在忙着赶制红灯笼。
“红灯笼又称为宫灯,是传统的年饰之一。俺火店制作红灯笼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现在是生产销售旺季,订单根本做不完。”蔡莲花一边忙活一边自豪地说。
彭小环接过话茬:“一进入每年的下半年,基本上都要加班加点干。越忙活收入越高,谁还怕钱咬手呀!”
随后,记者来到该镇文化产业园建军宫灯厂,只见几位老师傅正在制作宫灯,师傅们个个手法娴熟,动作麻利。
“这几位老师傅,可都是咱这里有名的老辈艺人,就是年龄大了,他们在这儿干活,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也能挣个零花钱。”刘建军介绍。
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火店宫灯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宫灯制作有60多道工序,步步考究,做出的宫灯才上下匀称,撑合自如。如今生产流程大多实现机械化,但装支架、罩绒布、鎏金条等工序仍需手工制作。”70多岁老艺人彭建华娓娓道来。
目前,全镇从事宫灯及旗穗、中国结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生产的农户有8000余户,覆盖34个村,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产值10多亿元,用“家家有工厂、人人当厂长”来形容也不为过。
随着手工艺品加工规模扩大,给周边群众带来商机,辐射带动本县韩道口镇、孔庄乡及永城市等地的6万多人从事这一行当。
小作坊遍地开花,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了便于管理,提升产业优势,在镇党委、镇政府支持下,2015年镇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同时完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产业链,让手工艺品生产由此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路子。
建军宫灯厂是第一批入驻文化产业园的企业。“从小看着家人在家做宫灯,我结婚后在家庭作坊做宫灯,自从搬进文化产业园才算成了真正的工厂。厂房大了,工人多了,市场也大了。”刘建军深有感触地说。
现在,镇里建成了两个文化产业园和一条商业街,入驻企业150多家。为满足企业需求,第三个文化产业园正在建设中。
20世纪70年代初,本地一些头脑灵活的人,开始走村串乡卖手工艺品。虽是小生意,可是没几年家里就盖起了小楼。后来许多群众纷纷效仿,也加入到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的队伍中。
“过去群众靠加工灯笼养家糊口,现在镇里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双帮双带’机制,让许多人靠生产各类手工艺品当上了老板。”随同采访的镇党委组织委员彭飞告诉记者。
“红灯笼主要通过山东临沂和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销售,同时通过‘一带一路’销往国外。”刘建军说,他们的红灯笼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下一步,我镇将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争取3年内文化产业产值达20亿元。”火店镇党委书记魏莉表示。
开封年画闪耀古今
□本报记者 汤传稷
1月24日,农历腊月十四,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街头的许多店铺,摆出了年货,年味儿已经在这个“年画艺术之乡”弥漫。
启封故园里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馆”挤满了游客,他们一个个亲自动手制作木版年画,当墨迹未干的年画印成的时候,游客们都惊叹不已。
游客张女士说:“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能亲身体会到中国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年味儿符号——朱仙镇木版年画,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有意义,找回了小时候过年时家家户户请门神贴春联的感觉。”
在朱仙镇天义德年画艺术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廷旭拿出了他最新印制的“甲辰龙年”木版年画。他说,这一版式的木版年画是过去农村过年时张贴量很大的品种,因为它与过年的习俗密不可分。
张廷旭说,虽然现在用机器印刷的年画比较多,可也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喜欢传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的外地客户开车几十上百公里到朱仙镇来,只为买到原汁原味儿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他所经营的店铺每年销售出去2万多张年画。
记者看到,在“廷旭年画”店里,一名员工正在认真地印制木版年画,一张成品年画需要多次套色才能完成,从店内琳琅满目的各式工具中就可以想象木版年画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
走进“尹氏老天成年画博物馆”,更是让人领略到木版年画古老的原貌。一块块古朴的木版雕版让人浮想联翩。该馆负责人尹国法说,这个博物馆保留了几十块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雕版,都是难得一见的文物。
走在朱仙镇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可以发现木版年画的身影。作为中国传统过大年的文化习俗,年画已经与朱仙镇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继中说,他投身木版年画保护传承工作已有30多年了,从早期的个人投资创办木版年画厂,到后来出任木版年画社社长,再到参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非常值得欣慰的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张继中说,朱仙镇木版年画早在2006年就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更是举办过国际研讨会议。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一些精品已作为国礼用于国际交流。
张继中说,朱仙镇是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国内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木版年画的源头就在开封。木版年画在北宋达到鼎盛,北宋灭亡后,大批木版年画艺人流散全国各地,使木版年画向外扩散,后来就形成了多个中国木版年画的传承流派。究其根源来说,根儿还在河南。
据张继中回忆,朱仙镇木版年画最红火的时候,客户订货订单应接不暇,发货大都是用集装箱。现在,时代发展变化了,现代印刷的对联、年画占据了主流,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上还是与木版年画一脉相承的。对木版年画来说,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变迁,如何走进寻常百姓家,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如何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攻克的课题。
春节即将到来,浓浓的年味儿里,期待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