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皇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园里,河南省三粒芝麻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整理盒装芝麻叶豆面条。邢晶 摄
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本报记者 张莹 黄华
通讯员 王昆明 张阳 邢晶
豫东南的平舆,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不仅白芝麻远近闻名,作为该县主导产业的户外休闲用品、皮革皮具、建筑防水等同样出彩。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平舆乡村产业如何振兴?2022年以来,平舆县厘清乡村产业发展“三园”新思路:做强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龙头,着手在19个乡镇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在206个村建设共同富裕加工园,推进产业链式集群融合发展。如今,平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联农带农活力初现,交上了一份乡村产业的“三园”答卷。
连日来,记者一行前往平舆,感受乡村产业的强劲脉动。
强龙头 倒逼三级产业联动
新年伊始,平舆华东户外休闲用品公司进入了生产旺季,偌大的生产车间里,藤编工人正舞动手臂,上下翻飞编织藤条,加班加点赶订单。
“今年订单已经排到3月份,第一批订单基本收尾,马上开始生产第二批,产品通过平舆至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班列全部出口海外。”1月30日,该公司总经理陈中文话里话外底气十足,“我们是平舆做藤编家具最多的公司,2022年发展达到峰值,订单不断,总产值1.5亿元!”
2016年,在浙江开厂的平舆人陈华伟,返乡创业建起华东户外休闲用品公司(以下简称“华东户外”),短短7年时间,“华东户外”从一栋厂房、百余人,发展成为拥有6栋厂房、占地130亩、用工400多人的户外休闲用品龙头企业。
每天骑电动车到“华东户外”上班,如今是清河街道马庄村村民薄云丽的生活常态。凭着熟练的焊接技术,她每月最高能拿8000多元工资。
“县里招商引资看中了户外休闲用品产业,该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上手快,带贫效果好!”平舆县户外办主任霍新黎说,户外休闲用品产业非常适合平舆这种人口大县,且正面临产业转移,正好符合工业强县的目标。
平舆户外休闲用品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15年,第一家户外休闲用品企业河南中鑫家具有限公司落地平舆;2017年以来,平舆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户外休闲用品项目。2022年,确定“三园”建设发展新思路。
上市公司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业龙头河南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户外休闲用品企业先后签约落地;2023年,投资25亿元的“泰普森”产业园二期试运营,河南中鑫家具有限公司的第四个厂房建成投产……
2022年以来,平舆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入驻户外休闲、建筑防水等各类企业253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平舆户外休闲用品产业成为中部地区最大。
“通过‘三园’建设,利用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实现展链、延链、补链,形成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的格局,平舆不断壮大产业体量,推动产业实现链式集群发展。”平舆县委书记刘飞说。
一把藤编椅子,生产配件就有框架、铁管、铁板、藤条、纸箱等几十种,户外休闲用品龙头企业的落地,倒逼产业拓展供应链,衍生50余家户外休闲用品配套企业;同时“公司+农户”生产模式让生产链直接延伸下沉村庄,仅“华东户外”一家公司在村级的藤编加工点就有78个。
基地在县城、车间在乡镇,加工在农户。在“华东户外”,东和店镇高庄村藤编加工点经纪人吴雨珊正忙着装货,机动车上满满一车藤椅框架:“我每天都从厂里拉货,拉到高庄村村委会加工点,组织村里20多名村民编制藤编家具。”从2016年开始一直干到现在,靠着“华东户外”,吴雨珊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近期,张向阳的又一家配件企业开张营业了。最早在江苏昆山开厂,回到家乡的张向阳先后在县西工业区和老王岗乡等地成立了华阳、华博纸品包装公司等6家配件厂,华博纸品包装公司就建在他的老家老王岗乡。“公司生产的纸箱、珍珠棉、五金件、气泡膜、缠绕膜等配件产品,供应华东、永强、永浩、昱之辰、中鑫等70多家户外休闲企业,销售额每年以1.5倍的速度增长,去年达3000余万元。”张向阳说。
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平舆真抓实干。县商务局副局长赵丽被常年派驻“泰普森”进行保姆式服务。赵丽给自己的定位是“店小二”,平常企业有水、电等小问题,直接协调解决;开年“泰普森”遭遇用工难,赵丽走村入户宣传招工……平舆重点企业都有“保姆单位”一对一服务。
最新数字显示:2022年以来,平舆完成工业总产值182.1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税收2.6亿元,同比增长8.3%。
补短板 激发联农带农活力
“芝麻产品是公司重点开发项目,有芝麻叶豆面条、芝麻花茶、芝麻蛋白粉等,平舆有好的营商环境,有白芝麻原产地优势!”去年,山东人边传亮的河南省三粒芝麻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粒芝麻”)落地东皇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园后,投资3000余万元的国内首条全自动速食面生产线很快建成投产。
产业园坐落在蓝天芝麻小镇内,蓝天芝麻小镇是农旅融合AAA级旅游景区,小镇上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建筑风格走徽派风,处处白墙黛瓦。
平舆芝麻是产业链健全的闭环产业,是与“三农”相关的巨大蓝海产业。产品展示大厅里,“三粒芝麻”生产的芝麻叶豆面条、芝麻香油、干芝麻叶、芝麻丸等系列产品琳琅满目,这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九月收购季,“三粒芝麻”开始收购鲜芝麻叶和芝麻用于生产,收购价格随行就市。“前来送货、拉货的车队排着长龙,秩序井然地进入厂区装卸,一般都会干到很晚。”边传亮说。
“三粒芝麻”总投资3亿元,目前只是一期,全部投入运营后,仅芝麻叶豆面条预计日产15万包,年总产量4700万包,总产值2亿元。“按这样的生产能力,平舆几十万亩白芝麻不够消化。”边传亮说。
乡镇产业分散、体量小,是平舆乡村产业发展的短板。根据“三园”建设规划,平舆每个乡镇都要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招引中等规模的企业项目入驻,当地通过打造“一乡一业”,促使联农带农活力初步显现。
大王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冯伟正看到了“钱景”,社区里以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入股“三粒芝麻”,明年,社区集体就将多收入一笔10多万元的分红。蓝天芝麻小镇种植的8000亩芝麻,从地头直供“三粒芝麻”。“芝麻收获时非常壮观,300余农民地头同时采摘,送到‘三粒芝麻’过秤入库,一斤1.2元工费,采摘工人最多一天挣200多元。”冯伟正说。
一产白芝麻种植、二产白芝麻加工、三产白芝麻文化旅游,蓝天芝麻小镇三产融合,一到春节假期等旅游旺季,小镇就热闹非凡。冯伟正谋划着,将来再建一个农耕文化研学游中心,向着“芝麻花开、香飘世界”的梦想奔跑。
郭楼街道陈集村村民陈小立流转1.2万余亩地种植白芝麻,采取“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模式,与康博汇鑫、“三粒芝麻”、平皇油厂等10多家龙头加工企业签订订单。“从8月底卖到第二年3月,不愁卖!”去年,陈小立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周边群众种植芝麻的热情也被带动起来。
唤醒乡镇老村委会、老学校、废旧厂房等“沉睡资源”,盘活闲置土地3000多亩;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企业合作建设、企业自主建设三种模式,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乡村振兴衔接补助等资金重点向“三园”建设倾斜,最大限度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和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平舆乡村振兴产业园已建成21个,吸引21名平舆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对接产业项目68个。
延链条 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每天都来干缝纫,缝制户外休闲配套收纳盒,以前在浙江打过工,现在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孩子,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在庙湾镇余楼村共同富裕加工园,村民杨文静告诉记者。
陈连庆以前在广东东莞做箱包加工,前些年回村开办了加工厂,生产书包、旅行包、化妆包、电脑包以及户外产品配套箱包,能同时容纳50名工人作业。
县主导产业链条延伸下沉,让陈连庆有了与“泰普森”这样的大公司合作的机会。“这是第一次和‘泰普森’合作,还在磨合期,正在抓紧生产,确保按时保质保量交货!”陈连庆说。不仅从“泰普森”接订单,陈连庆还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接订单,今年订单早已排满!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无法满足加工需要。“村里已经协调好征地,今年再扩大规模!”陈连庆干劲十足地说。
余楼村共同富裕加工园是扶贫车间整合建设而成。“三园”建设以来,村民还利用村内闲置厂房、仓库、宅基地等,自筹资金新建共同富裕加工园,小企业在村里遍地开花。
西洋店镇西洋谭村老湾自然村村民尹小莉利用废弃坑塘盖起厂房,在村里办起了收纳盒加工厂,一天能加工1.4万件。共同富裕加工园紧挨着村小学,村民上班接孩子两不耽误,兜住60余名村民就业,大家的生产、生活风生水起。
目前,西洋谭村共同富裕加工园达11个,涉及羽毛球半成品加工、户外帐篷加工、藕粉加工、莲藕粉条加工、菊花加工等。
“都在村庄里,都是家庭产业,大的有60人,小的10多人不等,吸引西洋谭村400多人实现就地就业。”西洋谭村党支部书记邢东奎说,“群众不出村就能挣钱,普遍一天能挣一两百元,最多的300元,少的也有几十元,工人平均月工资约4000元。”
串珠成链、连点成线,纵深打通县、乡、村三级产业体系。目前,平舆206个行政村共建成共同富裕加工园578个,带动7万多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
“‘三园’建设目前还在探索实践。”刘飞坦言,平舆乡村产业的发展思路愈发清晰,已初步呈现主导产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势头。刘飞说:“接下来要不断复盘、创新经验和做法,将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3到5年的努力,真正推动平舆县域经济成高原!”
平舆“三园”答卷仍在书写:县里出台“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平舆县推进‘舆商回归’工作实施方案”等,发力对接大中小项目企业落地,招商引资再掀高潮。
宇博针织公司和一家肉牛加工项目分别入驻东和店镇和李屯镇乡村振兴产业园;郭楼街道和古槐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庙湾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土地审批完成,春节假期过后开始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