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王村劳模故事 谱写时代奋斗新篇

2024-05-10 11:37:12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荣 通讯员 秦梦凡 文/图

  伟大的劳动创造出伟大的时代。近年来,牧野区王村镇涌现出一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曲曲激情澎湃、催人奋进的劳动赞歌。

  河南省劳动模范、牧野区王村镇牛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牛子福,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把往日的老村落建设成生态宜居新社区。

  牛子福狠抓党员管理,因地制宜完善“红色积分”制管理办法,把党员“红色积分”同党员平时表现相结合,用“小积分”撬动乡村振兴大战略。坚持党员联户制度,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突击队,让党员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打头阵、当先锋,将“组织所做”和“群众所需”无缝对接,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乡村管理的每个角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牛子福抓牢产业振兴和区位优势,在原有集体产业的基础上,锚定城乡服务业,持续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构建“快到达、慢休闲、微度假”文旅发展综合体。近3年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达1500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共同富裕人人享有的美好愿景,成为我市城郊型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样板。

  牛子福高度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贯穿乡风文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融入乡村振兴的各方面,先后建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馨香书坊等文体活动场所,坚持常年免费开放,推动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服务广大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河南省劳动模范、牧野区王村镇善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海,坚持“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为民服务理念,构建共育共建共享的文化建设机制,使乡村文化活起来、乡风文明树起来。

  李富海带领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起4栋多层、2栋小高层住宅楼,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投资300余万元在村北打造慈善文化广场、村史馆和观景“小码头”,同时,村内增绿添景,建设村民休闲娱乐后花园;投资4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幼儿园,为村民提供与市区相当的高水平托育服务。

  李富海聚焦民生保障,在教育工作中主动靠前服务,进一步落实落细“雨露计划”,实现助学帮扶工作机制常态化;大力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做好城乡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费征收工作,全村“两险”参保率均超过95%;开展卫生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协助做好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治,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李富海聚焦文明新风建设,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认领活动,评选出10余名先进典型,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扶贫帮困、孝善敬老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带动效应;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把婚丧嫁娶、孝亲敬老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乡风。

  河南省劳动模范、牧野区王村镇东冀场村党支部书记董树海,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广大村民,致力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规划建设东冀场工业园区,依靠实体产业走上致富路。

  董树海注重培养“双强”党员,从青年农民、技术能手、致富能人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党员学政策、学理论、学技术,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如今,该村集体年均收入达到150万元。

  董树海精准发力培育龙头企业,村工业园现有大小企业30余家,其中,2006年成立的派力特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力特”)是牧野区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派力特”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已完成第五条生产线建设,安置就业人员400余名,年均上缴利税超400万元,同时,带动周边方便面分装网点、纸箱厂、塑料厂等相关企业的发展,有效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董树海始终把为民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区、镇、村三级宣传引导下,“派力特”积极投身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结合公司实际设置帮扶岗位,与37户监测户签订就业协议,帮助监测对象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实现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增收、改善乡村治理的双赢。

  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丰收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组装班班长武林,凭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卓越成绩。

  武林担任组装班长以来,坚持在服务大局上增强工作能动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围绕员工、生产一线问题,解决公司困难。积极探索,加速推进公司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把装配车间散装模式优化为智能装配化流水线,有效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武林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车辆转向轴承钢瓦由原来的人工锤击装入前转向机构,改为由活动油压机构压入,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保证了安装质量。在实际生产中,他勇于打破固有思维,积极调整生产工艺流程,将整车下线时间由原来的10辆/小时提高到12辆/小时,效率提高20%。

  武林主动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牵线,向公司提议为大学生专设生产线,命名为“青年号”,并制定一系列奖励制度,提高学生工作能力,保证生产质量要求。他还建议公司为学生专门设立大学生宿舍,被评为“河南工学院产研学联盟优秀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