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河南:乘“数”而上 “智”创未来

2023-11-17 11:58:02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2023数字经济峰会集中展示了数字经济最新成果和重大突破,启动一批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平台建设,发布一批重大数字产业和应用项目,为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平台

  ●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

  ●北斗河南分中心

  ●“一机游河南、一图览文旅、一键管行业”智慧文旅平台

  ●“中原二号”卫星

  重大数字产业和应用项目

  ●郑州图灵科技工程

  ●海康威视中原区域总部

  ●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创新应用

  ●河南省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

  ●超聚变安全与软件创新中心

c2f57d58cd8e4b04b6742aff962e7525_副本.jpg

  在数字展区,嘉宾现场体验“数智”融合时代满满的科技感。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以“数”为帆

  逐浪新未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数字河南”再次展现澎湃动能。11月16日的郑州,天气寒冷。中原龙子湖学术交流中心里,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前沿趋势的思维碰撞、一系列重大项目和成果的密集发布,引来一阵又一阵掌声,让人感受到河南数字经济发展的无限“热意”与活力。

  活力在于业内顶尖企业、专家学者的共聚一堂,透过高新技术产品的亮相及高含金量的发言,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未来——

  主会场外的展示区里,移动、联通、电信、华为、新华三、超聚变、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纷纷拿出“绝活”技术和“看家”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新华三集团的展台前,一个工厂的模型令人好奇,“看着平平无奇,其实这是我们的核心产品模型:超级智能工厂。这个工厂今年9月已经在郑州高新区开工,将分期逐步实现450万台套智慧计算终端的出货量,年营收100亿元,助力郑州打造智能化未来工厂‘新样板’。”工作人员语气中充满自豪,观众眼中也升腾起惊喜与期待。

  紫光股份总裁王竑弢在演讲中更深一层表达了与河南牵手的成功,“我们在全国布局了很多数字化项目,应该说在河南的公司是最成功的案例,其中新华三大数据公司在去年的营收规模就已经达到了45亿元。我们将扎根河南做好技术服务,带动全产业链都跟进来。”

  活力还在于一大批新型基础设施及数字产业项目的启动及发布,为全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启动建设、北斗河南分中心启动建设、“一机游河南、一图览文旅、一键管行业”智慧文旅平台现场推介,郑州图灵科技工程发布、海康威视中原区域总部投用等。

  北斗河南分中心项目介绍时,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豫信电科公司会同信大星曜等企业组建成立河南北斗时空有限公司,推进北斗河南分中心建设。“中心建成后,将充分整合省内北斗基础设施,汇聚自然资源、高分遥感、交通、气象、应急等领域卫星数据资源,开展卫星数据统筹管理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卫星数据应用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培育壮大我省卫星产业。”

  智慧文旅平台用户广泛。据介绍,该平台搭建了全省统一的智慧文旅移动端,可实现在线购票等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监管执法等行业管理、新媒体矩阵运营等宣传推广功能,将为“老家河南”的文旅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活力更在于多个领域达成的重要合作,为河南数字经济做大规模增添了强大后劲——

  现场,鹤壁市与华为公司、河南投资集团与奇安信、航空港区与百度公司等20多对合作伙伴集中签约。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展望奇安信与河南省投资集团的合作时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全覆盖,每家每户,每个企业,每个地方政府都离不开网络数据安全,而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一定需要河南力量,“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河南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为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抓手,为河南保障网络数据安全提供‘刀把子’。”

  “这只是第一步。”齐向东说,未来将依托河南市场打造奇安信中原总部、区域核心,实现双方赋能、共赢发展。

  迈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正如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所述,发展数字经济,河南正当其时、正逢其势。河南将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生态,迎来更多优秀数字经济企业和高端人才团队,让数字经济发展的活力更持久,动力更强劲。以“数”为帆,中原这片热土将逐浪远航、驶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发布

  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有何新特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当前,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成效如何,呈现哪些新特征?11月16日我省举行的2023数字经济峰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可供参考的答案。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抢占新赛道,抢滩新蓝海,推动数字经济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三成,达到31.5%,较上年提升近1.8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从总体规模看,自2016年起,河南数字经济规模连续7年稳居全国前十,持续保持全国前列。从发展增速看,2022年河南数字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近5年来首次。河南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稳增长促发展的关键力量。

  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河南省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联合开发河南农机云平台,实现了作业补贴高效发放,提高了农机调度和跨区机收效率。“灵宝5G未来果园”充分利用5G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果园监测实时化、作业智能化、管控科学化。在我省,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文旅等发展风生水起,2022年,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6.2%、19.4%和37.9%,同比分别提升0.6个、1.5个和3.4个百分点。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河南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报告》显示,2022年河南全省产业数字化规模突破1.5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超过八成,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强力支撑。

  超聚变、黄河信产、郑州浪潮、龙芯中原、紫光股份等一批龙头计算企业扎根河南,我省形成了由整机到芯片、主板外围设备等关键配套的先进计算产业链,初步构建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许昌、鹤壁为重点的计算产业发展格局。

  包括先进计算在内,我省在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领域逐渐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卫星、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正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全省数字产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报告》显示,2022年,河南数字产业化规模突破340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8.8%,创5年来最大增幅,数字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报告》分析,河南各地数字经济总体呈现出“先发上规模、中坚有力量、后发有特色”的健康态势。2022年,17个省辖市的数字经济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正增长。其中,郑州数字经济规模接近6000亿元,持续发挥强省会作用领跑全省;洛阳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稳居第二;南阳、许昌、新乡3个市首次跃进千亿省辖市行列,数字经济规模均突破1000亿元。

  携手共筑河南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11月16日,以“赋能产业链,筑梦河南芯”为主题的2023数字经济峰会半导体产业发展论坛在郑州召开。这是我省首次举办集成电路和半导体领域的大型高端论坛,活动现场,来自河南省、郑州市的两级政府代表,与参会院士专家、业内大咖和生态企业负责人300余人会聚一堂,聚焦行业发展和前沿技术,共话经济发展“芯”动能。

  半导体产业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我省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经过多年培育,已逐渐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芯片设计方面,声电转换芯片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30%,光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半导体材料方面,4至6英寸单晶硅片国际市场占有率达10%;电子级三氯氢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超过10%。

  为进一步完善河南半导体人才生态,作为论坛主办方的豫信电科与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黄河科技学院在论坛上签约,推动“一生一芯”项目在河南落地。下一步,三方将在芯片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合作,逐步扩大培训推广,助力河南省芯片人才培养与输出。

  为进一步完善河南半导体材料生态,洛阳单晶硅集团、洛阳中硅高科和龙门实验室也在论坛上签约,共同打造半导体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一流创新平台。

  河南半导体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强,如何抢抓机遇后发追赶,不少专家现场建言。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吴胜武表示,当前郑州市正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其带来的产业拉动作用,不仅有助于河南省制造业的整合,也将牵引更多芯片企业在河南落地。“豫信电科可利用芯片和汽车产业的深度关联,通过在河南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测试平台、中试平台等,帮助芯片企业更好进入制造业,逐步构建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

  “河南经济总量大,应用场景丰富,汽车产业累积了一定的规模,整体处于很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态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郝跃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与河南相关大学及龙头企业一道,就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河南半导体产业提升。

  数字激发智慧城市新活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辉

  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的落地,智慧城市将会演绎怎样的场景?

  11月16日在郑州举行的2023数字经济峰会智慧城市分论坛上,来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政务大数据中心、河南移动等省内机构相关负责人和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中移系统集成公司等领域的专家分享了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成果,交流智慧城市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建设智慧城市,数据采集是基础。峰会现场,多功能5G智慧灯杆令人眼前一亮。这个智慧灯杆内置5G网络,实现高速实时传输数据,可以更好地在交通安全、环境监测、节能减排等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旁展示的5G无人机则通过实时空中采集数据,在数字城管、环保巡查、电力巡检、水利巡查、公共安全、数字文保、农林植保、遥感测绘等城市综合管理中大展身手。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围绕“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构建新型智慧城市”主题谈到,数字政府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支撑,要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我们在新乡市红旗区打造了5G城市运营中心,通过‘1+1+N’模式,提供指挥中心平台、一码惠企平台、物联网平台、智慧社区应用平台等10多个软件平台和智慧灯杆、指挥大厅等硬件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河南移动副总经理汪勇在论坛上介绍,未来将持续与合作伙伴一道,大力构建以“政务大数据+地理信息+物联网+视频”为底座的智慧城市架构,打造更多具有河南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当前全球数字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正加速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城市管理和大众服务的智能化具有广泛的前景,数字经济创新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河南省智慧城市专家组组长、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震在会上表示。

  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首个创新应用落地河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校园网咨询量太大无法及时回复,校园网络卡顿影响学习,网络闲时设备依然耗电……在11月16日我省举行的2023数字经济峰会上,华为公司联合河南安冉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师范大学现场发布的“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创新应用”,可让以上问题迎刃而解。据了解,这是华为公司在今年9月份正式发布星河AI网络大模型后落地的首个创新应用。

  “我们要特别感谢河南的企业和高校,是他们的勇于创新推动大模型首个应用项目在河南落地,也为后续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实践场景。”华为河南产业发展与生态总经理王朋介绍,今年9月,华为发布的星河AI网络大模型,是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训练的通信网络大模型,汇聚了华为数据通信领域超500亿语料和3万多名网络专家的经验。此次发布的创新应用基于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所孵化,为河南师范大学网络运营提供智慧客服、智能运维、绿色节能等特色服务。

  据了解,通过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的赋能,在校学子可与名为“大学掌”的智慧客服自然流畅交流,自助完成网络咨询,包括套餐办理、资费咨询、网络问题咨询等,网络运营效率提升90%以上。

  除了“智慧客服”,此次创新应用还有内嵌星河AI网络大模型的iMasterNCE网络数字地图。据介绍,校园里的网络设备、用户终端、应用种类越来越多,就像人们日常在城市出行需要地图导航一样,网络也需要数字地图。当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遇到连不上网、网络慢等问题时,通过网络数字地图实时智能运维,便可以“一图尽览”,快速找到问题根源。

  “下一步,华为将与河南的客户、伙伴携手,基于华为星河AI网络大模型,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为河南数字化转型升级贡献力量。”王朋表示。

WX20231117-081706@2x.png

 

责任编辑:申彬彬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