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预制菜
河南已经诞生了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周口澄明食品工业园、郑州中原四季预制菜产业园等多个预制菜产业园,新乡原阳县还入选了赛迪顾问评出的全国十大预制菜产业基地,位居第四。
然而,亮眼的成绩之下,河南预制菜产业园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较少、定位不清晰等诸多短板。
河南预制菜发展独树一帜
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伟大时刻的背后,有一家河南食品企业的身影——永达食品。自神舟八号飞船开始,永达食品已经连续十次为“太空出差组提供外卖”。翻开永达食品的产品单,锅包肉、鸡米花、鸡柳、炸鸡等各类产品大多是预制类食品,这些产品不仅经受住了航天饮食环境的严苛考验,同时还畅销全国各地。
永达食品只是河南预制菜企业大军中的一员。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食品工业的多年技术积累,河南预制菜产业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2万余家。其中,河南省以5500余家位列全国第二。
基于预制菜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河南省各地市均在积极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区。其中,原阳预制菜产业园表现突出。
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商服务局局长周斌健介绍,原阳县有雨轩、巴奴火锅等知名食品企业109家,产品种类突破4000种,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亿元。
繁荣之下仍有多个问题待解
在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预制菜技术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邹建看来,河南是农业大省和食品加工业大省,在原材料供应、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有先天优势。但是,具体到预制菜产业园的建设上,河南预制菜产业园区存在诸多短板。
从企业规模上来讲,多数产业园以中小企业为主,龙头企业较少。以原阳县为例,周斌健提供的一份《2022年原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食品企业运营情况统计表》显示,104家食品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的有12家企业,过5亿的企业只有5家。
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大部分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不强。表现在产品上,就是菜品单一,缺乏特色,模仿痕迹严重。从长远来看,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园区定位上,不同地区的预制菜产业园区之间还存在定位不清晰、企业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邹建建议,不同地区的产业园区应该精准定位,结合本地特色,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建设园区。
此外,省内不少预制菜园区智慧化水平低,依赖人工操作,一些园区缺乏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相应的基础配套。
河南曾是食品创新领域的“王者”
河南曾经是食品创新和研发领域的“王者”。除了上述永达食品外,在业界广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根火腿肠、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等均诞生在河南。
大用、永达、雏鹰、华英、科迪……河南食品工业发展史上有着一连串响亮的名字。
“但是前些年,一些企业由于盲目扩张,受资金链断裂影响,走上破产重整的道路。到了这几年预制菜行业兴起的时候,河南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其实是出现了断层的。”河南省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健说。
在他看来,随着预制菜逐渐由B端走向C端,其实更加考验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产业链的精细化耕作能力。
具体到预制菜产业园,周健认为,虽然河南很多地区都建有食品产业园或聚集区,但是除少数高度聚集化的地区如漯河外,整体仍然呈现出较为分散、聚集度不高的问题。
另外,得益于河南在食品加工业方面的积累,使得河南省具有发展预制菜的产业基础,但是同时也使得河南不少预制菜产业园都是以生产为导向,而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预制菜园区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振杰认为,除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外,周口澄明食品工业园的发展模式同样十分值得称道。
据了解,澄明食品工业园是鹿邑县“五链耦合”模式的新型食品工业园,主要聚焦食品制造领域,覆盖食品生产加工装备、食品生产原料、食品包装设计及服务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链。该工业园通过加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要素链、政策链“五链耦合”,意在培育独特的百亿级火锅食材特色产业集群。
陈振杰认为,澄明食品工业园以锅圈食汇的近万家门店为依托,能够及时快速地了解市场动向,做到了“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10月开始筹建以来,澄明食品工业园采取“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产业循环+资源循环(土地)+资本循环”的双联动生态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预制菜产业园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园区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不用发愁销路,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带动当地一产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陈振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