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河南”建设系列报道② 从“就业难”到“好就业”“就好业”

2023-10-24 10:07:07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河南许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师张佩然(右)正在指导企业职工组装高低压开关柜。韩春光 摄

河南舒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线的机长,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韩春光 摄

许昌美尚服饰有限公司职工在研究对比服装款式。韩春光 摄

  □本报记者 韩春光

  金秋时节,许昌美尚服饰有限公司机声隆隆,47岁的机修工陈柱权正在巡视。陈柱权过去曾在广东打工,月工资仅3000元左右,且工作不稳定。通过培训拿到电工证后,2019年返乡,顺利应聘到许昌美尚服饰有限公司,如今每月工资8500元。

  一隅之光,折射的是我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高普通劳动者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实现从“就业难”到“好就业”再到“就好业”跃升的全貌。更多劳动者像陈柱权一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获得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个亟待破解的困境

  “没啥专业技能,对企业贡献不大,老板咋可能给发高薪?”今年40岁、在河南许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工作的张佩然发自肺腑地说,20多岁时,他就到广东一些城郊小厂打工,虽是大专学历,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他的月工资多年来徘徊在1500元左右。

  “尽管这些小厂提供免费住宿,我自己省吃俭用,可由于收入太低,每月除去吃穿花销,兜里还是所剩无几,成了标准的‘月光族’。”张佩然回忆自己10多年前在广东打工时的经历感慨不已。

  今年28岁、在许昌美尚服饰有限公司工作的张永胜有着同样的感受。“2015年,我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武汉等地打工,由于没专业技能,刚毕业那几年,我的月工资不足2000元。当时我看到有少数同事——持有技能证书的职工,每月工资七八千元,我就很羡慕。”

  张佩然、张永胜的话,道出了无数缺乏技能的普通劳动者的共同感受。通过掌握技能获得体面和稳定的工作,让“工作有盼头、努力有方向”,是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朴素的心愿。

  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业态的快速产生,却让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致富之路变得更为坎坷。

  据统计,我省5700万劳动适龄人口,技能人才只有900多万,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200多万,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工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超过2。高技能岗位“有活缺人干”,没有技能的群体“有人没活干”,技能人才的短缺,不仅严重影响着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稳定提高,更难以对现代化河南建设形成有力支撑。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正是瞄准了这一民生痛点和发展堵点而推出的。”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技能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对劳动者个人价值实现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起到根本性促进作用。”

  一条筑基赋能的路径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

  到2025年,全省持证人员总量达3000万,基本建成全国技能人才高地,到2035年,从业人员基本实现“人人持证”,实现“技能河南”目标——一个宏大的规划。

  一个目标,几组数字,犹如咫尺应须论万里,映照出的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发展图景,是数千万人的命运转折。

  张佩然和张永胜的人生经历,是这个发展图景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几年前,张佩然回到家乡,通过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后,他取得了电气助理工程师证,月工资一下涨到6000元。随后,张永胜也通过考评拿到了技师证书,工资上涨到了如今的8500元。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张佩然说,这个职称证书,是社会对自己技能、经验的认可,代表着被尊重,也给个人带来实际的回报。“有专业的技能,挣的是过去的几倍,我现在对生活又充满信心。”

  持证、就业、增收,张佩然、张永胜的人生故事,来自政府、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协同发力,更来自“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筑基赋能。

  在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还没毕业,就被“预定”到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和研究院实习或工作。这主要得益于这些学生熟练掌握了电子显微镜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科研水平提升,电子显微镜等先进分析仪器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下,电子显微镜技术专业学生成了‘香饽饽’。”该校专业教师杜铭说。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中,持证率、就业率和增收率是体现技能培训效果的衡量标准。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在实施过程中,我省聚焦重点人群,紧扣发展战略要求,精准对接产业、就业需求,促进教学与产业相融,培训与就业衔接,劳动者的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中获益。”

  今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在全省12个地市组织开展调研显示,技能培训对象96.2%对参加培训满意,74.7%的人获得培训评价机构推荐就业,78.2%的人收入水平明显提升。

  一次从大到强的跃升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两年,一组数字耀人眼目——

  2021年10月至2023年8月,我省依托职业技能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经营主体等,共开展技能培训867.9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779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66.47万人,全省技能人才达1679万人,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35.1%。

  这组数字,是高质量就业和高质量产业协同发展的正向循环和相互促进。

  “去年,我们公司产量突破16万台,产值突破14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公司的快速发展急需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莉莉说。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推进,有效解决了技能人才缺乏这一困扰企业已久的难题,“有活缺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矛盾也得以缓解。

  “近两年,奇瑞汽车与开封技师学院紧密合作,累计选拔、招聘900余名员工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张莉莉说。目前,公司拥有高级工900余人,高级技师300余人,去年整车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5%,高素质人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

  这组数字,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这一社会新风尚的锻造与重塑。

  不久前,河南工学院电缆工程学院马佳乐与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顺利签约,如今已离开校园奔赴工作岗位,预计年薪能达到9万元。

  签约当天,他的3300余名学弟学妹也大多找到了心仪的企业,岗位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软件服务、矿业开采、电气设备、科技服务等20多个行业,月薪大都在5000元至8000元,有些甚至突破了万元。

  “通过学习技术技能实现了理想就业,体现出更大的劳动价值,这种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普通劳动者选择走技能就业、技能致富这条路,推动我省从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跃升,最终形成人的素质提高和产业发展的相呼应、做大蛋糕和分享成果的正激励。”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本报记者 韩春光

  今年40岁的张佩然,20多岁时就到广东打工,虽是大专毕业生,但无专业技能的他,月工资多年徘徊在1500元左右。如今取得电气助理工程师证,月工资涨到了6000元。张永胜在北京、武汉打工时,曾因无技师证月工资不足2000元,如今拿到技师证后,每月工资8500元……

  从对一线熟练技术工人的采访中,记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职业技能的提升对于个人就业增收、企业发展壮大、社会经济繁荣,尤其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增强发展竞争力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获得认证的劳动力,才是适应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许多制造业都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更加显现出“就业难”与“技工荒”两个问题的并存。要解决这个结构性矛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技能是就业的保障。希望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创造圆梦的舞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励更多的一线工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助力他们凭借高超的技能,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物故事

  何大姐改行记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徐培

  前两天,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妇女何保琴返乡,众姐妹纷纷上门询问她在上海啥情况。何保琴感慨地说:“过去听人说过‘证件人生’,当时不理解,到了大城市,我算理解了。没有证书,在外难找活,幸亏我拿了个职业技能证书。凭着这个证,我在上海月工资上万元。姐妹们趁年轻,多参加培训、多学技能,拿个证书,对自己将来发展有好处。”

  今年40多岁的何保琴,高中毕业后,曾在娘家学过编织地毯的手艺。20世纪80年代,正是南召县手工地毯加工业鼎盛时期,许多农村姑娘纷纷加入织毯大军,何保琴就是其中一个。进入2000年,南召地毯加工业进入低谷。何保琴也就转了行,从事花生种植,偶尔再卖些玉制品,收入还算可以。但随着丈夫外出打工,一个人在家的何保琴,收入逐渐下滑。

  前些年,何保琴看到邻村卖大蒸馍生意好,就在院子里支起大锅台,蒸起大蒸馍。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支持下,“何大姐大蒸馍”从小山村走进南召县城、南阳市区。每年春节前后,何保琴的生意非常红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卖大蒸馍季节性强,单干这生意也不是长久之计。几年前,乡政府组织农村妇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何保琴积极参加,认真学习,经过考试,顺利拿到家政服务中级岗位证书。

  凭借证书,何保琴很快在上海找到了家政服务的工作,月薪稳稳地领到10000多元。“有证书一是好找工作,二是工资高,这是我的切身体会。”何保琴反复地对家乡的姐妹们说。

  何保琴持证打工,是太山庙乡众多打工者中的一例。该乡山岗坡地多,人均耕地少,19个行政村15个环鸭河口水库。为增加广大农民的收入,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加大了技能培训力度,变在政府机关集中培训改为下乡设点培训,变追求培训数量为提高培训质量,改统一培训内容为精准培训,农民需要啥技术,就上门培训啥技术。主要组织农民参加电工、焊工、架子工、家政服务、汽修等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持证闯天下。

  “目前,我们乡正在积极探索通过与技校联合的方式,让广大青年农民工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从而提高其持证率、就业率和增加收入。”太山庙乡主抓技能培训工作的乡党委副书记黄喜表示。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