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丨跟随古人去赏月

2023-09-29 08:51:57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核心提示

  又是一年中秋至,花好月圆人团圆。古往今来,中秋赏月,对月抒怀,是人们传递情感、寄托情思的方式。

  中原大地,古城林立。大到皇城王都,小到州县山川,多有“八景”之说。这“八景”中经常有明月隐现,引发古人歌以咏之。

  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我们特意撷取登封“嵩门待月”、许昌“石梁皓月”、信阳“浉河泛月”、开封“州桥明月”、南阳“府山晓月”、新乡“鸿门夜月”之诗意景致,共此月圆时,同叙家国情。

  嵩门诵诗待清辉

  嵩门待月

  嵩山大法王寺东有两座山峰,嶙峋突兀,相对耸峙,形状如门,故称“嵩门”。每逢中秋之夜,一轮银盘似的皓月,从这半圆形的门洞中盈盈升起,好似玉镜嵌于架中,此景被称为“嵩门待月”。自古以来,“嵩门待月”都被认为是“登封八景”之首。

5f44b06084c65815c29bb22944b92916_p64_b.jpg

  “文脉嵩山·诗意中国”嵩门待月中秋诗会现场。吴增耀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通讯员 韩心泽

  “登封人的心中,住着一个如诗如画的月亮。”中秋佳节前夕,登封市作协副主席、嵩门待月中秋诗会活动策划人崔燕方忙得不亦乐乎。

  “明月照山川,长空挂玉盘”。古人邀朋会友,吟诗作赋,饮酒欢歌,直待月出嵩门;今人则以中秋诗会、待月诵诗的形式寄托美好、祈愿团圆。

  “‘嵩门待月’是嵩山地区的传统习俗。嵩门待月中秋诗会正是在这样的传统下传承发展而来的。十几年来,诗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郑州特色文艺品牌。”令崔燕方惊喜的是,今年的中秋诗会成为了第七届中国诗歌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借万古胜景,诵明月之诗。9月25日晚,嵩山大法王寺“嵩门待月”观景点,一场别具韵味的“文脉嵩山·诗意中国”嵩门待月中秋诗会华彩绽放。

  “这轮出于‘嵩门’的圆月,李白、王维、白居易、宋之问、程颐、程颢、范仲淹等都看过,留下了不少歌咏‘嵩门待月’的千古诗篇。”崔燕方说,“‘嵩门待月’已成为刻在登封人心底的乡愁。”

  此次中秋诗会创新编排了拜月典礼《中秋拜月》、诗词联诵《藏在古诗里的嵩山》等节目,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体会古人拜月盛况,探索藏在古诗里的嵩山美景,感受激荡深沉的家国情怀。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明月始终一往情深。“相聚天地之中,置身中岳嵩山,共待一轮清辉,一起诵诗品茗,伴着诗歌雅乐感受锦绣山河、万家灯火,这样的过节方式很有意义。”第七届中国诗歌节参会嘉宾、青年诗人苏笑嫣坦言。

  “今宵月色还如水,嵩门待月不忍归。”在登封,有一种诗意叫“嵩门待月”。

  石梁河畔月如水

  石梁皓月

  “石梁皓月”曾是“许州十景”之一。据《许州志》载:许昌城西北石梁河上,有桥曰石梁桥,修成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此桥乃石砌孔桥,河两岸为开阔地,桥下流水清幽,犹如仙境。

945f0f482784389e096da303c48d6e4d_p63_b.jpg

  9月26日晚,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主题中秋晚会再现“浉河泛月”美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宏冰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石梁河畔夜迢迢,蓦见银蟾涌碧霄。水际连天浑一色,却疑身度彩虹桥。”这是清代许昌知州甄汝舟所作的诗句,讲述彼时“石梁皓月”的景色,在许昌广为人知、流传至今。

  9月28日,出许昌城西北,车行约半个小时,即到达长葛市石固镇南寨外东北角的石梁河畔。细雨蒙蒙中,碧水流淌,两岸绿树葱茏,时有市民在亭台楼榭、休闲步道间穿梭,尽享雨中绿意。

  “最灵动的赏月莫过于‘水中月’。‘石梁皓月’,曾是许昌最为知名的景色之一。在清代,许昌人赏月赋诗首选此地。”同行的许昌市文化学者韩晓民说,史料记载,每当皓月当空之时,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如今,虽然足不出户能赏遍月夜美景,但来到这里,追古抚今,依然思绪万千。”许昌市诗词爱好者赵潇说,想起了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想起了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亲愁绪,在诗意之间对中秋有了更深的感受。

  “石梁河也曾有过一段沉浮的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石梁河一度蒙尘,引发了黑臭水体等‘病症’。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条河流重新焕发生机,变得水清、岸绿、景美。”许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赵瑞说。

  悠悠石梁河,诉说着皓月中的中秋诗意,也倒映出一座古城的厚重历史。

  一桥明月照古今

  州桥明月

  州桥是北宋时期汴梁城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当时汴河上13座桥中最壮观的一座。每当月明之夜,“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登桥观月的人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皎月沉底,银波荡漾,故被誉为“州桥明月”,是“汴京八景”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州桥明月”在北宋时就让人流连忘返。这座横跨汴河的古桥,如今重见天日,在考古工棚的周密呵护之下,明月曾经抚摸过的浮雕石壁上,海马依然奔腾、仙鹤依旧飞舞,让人有“秒回”北宋的穿越时空之感。

  一河览古今,一桥望千年。今天的开封明月夜下的桥梁已不止13座。仅大宋御河就有桥梁11座,其中市政桥5座、景观桥6座,均参照了宋代名桥的原型仿建而成,是全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

  陆福桥就是按照《东京梦华录》描绘的州桥造型而修建的,桥宽40米,桥洞两边的雕刻展示了北宋时期十分盛行的傀儡戏、皮影戏、杂剧、杂技等娱乐场景。

  皓月当空,月影阑珊。漫步陆福桥上,皎皎月色与河水融为一体,仿佛当年“州桥明月”的美景就在眼前。

  桥下“水上巴士”载着游客行驶在如梦如幻的御河之上“泛舟赏月”,水中倒映的亭台水榭,随着船行流动的波纹而起舞,古意的桥梁与水光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在水间摇曳生姿。对岸戏台之上身着宋装的女子拨弦起舞,一派歌舞升平、安乐祥和的景象,让人有种梦回千年的错觉。

  陆福桥旁边的西司夜市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嗞嗞作响的烤肉串、香喷喷的炒凉粉、热腾腾的小笼包……一巷灯笼高挂,一街人间烟火,食色鲜香应有尽有。

  逛夜市的市民,倚靠在桥栏旁,吃着烧烤,看月华洒落人间。往来的游人、叫卖的商贩和御河、明月、楼阁相互交融,再现了北宋州桥桥下汴水奔流,桥上人来人往,两岸店铺酒楼繁荣,笙歌连成一片的繁华盛景。

  府山盛景一时新

  府山晓月

  明朝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到南阳为唐王时,在王府后花园建造了一座太湖石假山,今人称之为“王府山”。王府山高18.6米,山巅有亭,是南阳古城最高的地方。旧时农历每月十五前后的拂晓时分,一轮圆月挂在天边,与王府山巅的古亭交相辉映,此景被文人雅士称之为“府山晓月”,是“南阳古城八景”之一。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通讯员吴 双

  “南阳有个王府山,扒扒差差挨住天。”这首流传于南阳的童谣,源于南阳市老城区里的一处明代建筑王府山。

  中秋节前,记者走进王府山,欲领略王府山的月夜美景,恰遇南阳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听他讲述古宛城王府山的古今往事。

  “明朝第五任唐王朱弥鍗是个风雅之人,他写的《新秋雨余登叠山》诗这样描述王府山的雄奇巍峨:‘南阳有佳致,暇目一陶情,峰移擎巨手,神功巧经营……’”崔鉴平说,“当年的造园大师借助娴熟的叠山技法,让古城一隅的假山呈现出真山的‘险、拙、奇、空、皴、透’意境,使王府山成为古宛城里的一大奇观,今天亦是让外地游客叹为观止的南阳一景。”

  提到中秋赏月,崔鉴平介绍:“朱弥鍗的另一首诗《二弟淅阳王府中秋待月》中有云:‘白玉堂前待月升,情知今夕路光明……’一直以来南阳人都把王府山作为最佳的赏月地。如今我们每逢中秋之夜,必相约王府山下,谈古论今,品茶赏月。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也将开启夜游‘模式’,让更多人了解南阳的过去,再现‘府山晓月’的良辰盛景。”

  诗会鸿门夜月明

  鸿门夜月

  “鸿门夜月”曾是“新乡八大景”之一。据《新乡县志》载:“鸿门夜月:四望白沙,夜色如昼,可助野趣,亦动怆怀。”鸿门现为新乡市洪门镇,县志中注解说,“按鸿门在县东十里,平沙千顷,寂无一尘,每遇月夕,沙月交辉,光明加倍,故曰鸿门夜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任娜

  “晚入鸿门景最幽,冰轮初上柳梢头。”一首名为《咏鸿门夜月》的古诗流传至今,其中的主角月亮更是由古到今照亮了每一个中秋佳节。

  9月28日,新乡市红旗区洪门镇,华灯初上,伴随着蒙蒙细雨,赵定河畔流光溢彩。

  距离此处不远,来自新乡市各条战线的代表携亲带友,相聚文庙,开始了一场名为“天地人相和‘心’乡月正圆”的中秋诗会,大家徜徉诗海,祈福团圆。

  专业朗诵者口中的《月光下的中国》,让人感受到了祖国婉丽而壮美、清新而又深沉;孩子们伴着古琴和笛子,《蒹葭》《桃夭》《木瓜》等一首首《诗经》名篇,带着大家穿越中原沃野、齐鲁大地、燕山脉络,让飞歌流韵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吟唱的《新乡古八景》,勾勒出“李台晚照霞千里,牧野春耕雨衣蓑”的美景……

  “诗词太有穿透力了,这样的赏月才有意境!”市民钟女士忍不住为活动点赞。她说,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在传统节日里让孩子在诗词的美妙中感受中国文化,她觉得这是最好的传承。

  灯影婆娑,相聚的喜悦蔓延开来,安定祥和的节日气氛慢慢升起,为城市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

22.png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