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刘海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克里斯多夫·埃凡斯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中心前执行主任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弋 文/图
讲好黄河故事,推动文明交流。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中国·郑州)于9月16日至18日在郑州举办。3天的会期,海内外嘉宾以“文明交流互鉴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共话大河文明。
论坛上,文化大咖围绕中华文明、黄河文明及世界上其他地区古文明的发展特征,及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交流、发展借鉴,展开深入探讨。碰撞思想、激荡智慧,奏响“黄河大合唱”的时代新乐章,搭建与各国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在互鉴中绽放光彩,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连绵不断、兼收并蓄、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三大特征
9月17日,在郑州举行的2023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研究员王巍在谈及黄河文化的地位时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主根主脉。
王巍介绍,在距今1万年左右,黄河流域就已经出现了粟和黍的栽培,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农业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制陶、冶金技术,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加速阶级的出现和王朝国家的诞生。
在精神层面,6000多年前的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濮阳西水坡遗址,就已经出现了用蚌壳堆积的龙的形象,并逐渐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中国古代的农业起源、政治制度、思想信仰绝大多数都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所以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有理有据的。”王巍说。
从世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谈及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大国文明之间存在的突出特性,王巍表示,连绵不断、兼收并蓄、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三大特征。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最基本的特征
论坛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刘海旺表示,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早期最基本的特征。
刘海旺认为,黄河从上游到下游,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依托黄土高原和广袤的平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良好的地理基础和自然环境,滋养了大量的人口。
从考古学角度来看,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这段时期是中华文明关键的起源阶段。到了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黄河中下游两岸,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一直到汉、唐、宋。由此看来,黄河养育了中华文明,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特征。
刘海旺说,从世界范围比较来看,黄河流域较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更大,地理环境更加复杂,中游是易耕的黄土高原,下游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平原,这就奠定了农耕文明在中华文明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从历史记载来看,至少到汉代80%的人口都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刘海旺说。
大河文明遗址考古要注重发掘与保护的平衡
河流如同地球的血脉,滋养着大地,哺育着人类。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中心前执行主任、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克里斯多夫·埃凡斯教授表示,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是一个并行且两难的问题。
他说,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古文明大多孕育在大河流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大河流域都孕育了文明,当地的农业发展是定居人口增长的必要基石,同时这也是世界重要的大河文明之间存在的共性。
谈及大河文明的研究阐释和保护利用,埃凡斯表示,类似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都深埋在10米深的地下,对这些早期文明聚落进行考古发掘,一方面要揭示和研究其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发掘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破坏”,因此也要对遗址进行科学保护,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他看来,气候变化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一个很大危机,比如说季节性的洪水或者是极端天气,都会给考古工作带来很多挑战,同时也促使人们以动态的视野去认识和理解古代沿河流域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