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记者看兰考丨泡桐树的“跨界”密码

2023-09-11 09:38:06 来源: 河南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中国石化报 刘锦妍

  结束练琴的小孔(化名)站在自家琴行一楼,听到门外有动静,她伸出头打探,父亲孔海广带来了一拨特殊的客人。

  8月30日,青年骨干新闻工作者学习穆青、增强“四力”培训班采访团前往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探访,进入的第一家琴行就是小孔父亲开的“七贤琴坊”。去年刚刚毕业、又是古琴演奏专业的小孔,选择与家人一同经营琴行。“爸爸制琴、我弹琴表演,挺好!”说罢,她坐下弹奏,指尖在琴弦上划过,悠扬的曲调响起。

  一片泡桐林,一门老手艺

  初秋,徐场村的树木依然有着夏天的翠绿。一把由砖瓦砌成的巨型琵琶横卧在村口,成为徐场村独特的“村标”,每逢旅游旺季,这里都是“网红打卡点”。沿着主街一路向南,两侧青瓦白墙的房子上挂着售卖古筝、古琴的旗幌,随便走进一家,都能见到正在精心打磨乐器的手艺人。

  徐场村被称为“中国民族乐器村”,“好乐器,兰考造”传遍全国。多年前的贫困村,因泡桐与乐器结缘,如今成了古色古香的“文化小镇”。

  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为防风治沙栽下的泡桐树,半个多世纪后,竟成了当地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长在我们兰考沙土地上的泡桐,板材音质奇佳,也叫‘会呼吸的木材’,全国独一无二。”徐场村村干部徐永顺告诉记者,村里105户村民,有90多户都在经营乐器生意,村民都没想到,把泡桐变成乐器如此受欢迎。

  现在徐场村已形成古筝、古琴、琵琶等多种乐器的产销链,“七贤琴坊”“墨武古琴”等全国知名的斫琴坊都在这里。

  木匠变琴匠,“跨界”更出圈

  “古代把制琴叫‘斫琴’,一把古琴,从选材到成品要历时3年,还要经过匠人260多道工序的打磨。”徐永顺介绍,村里最老的匠人做了几十年的琴,连小孩子也能把制琴流程讲得有模有样。

  过去,徐场村村民大多是木匠出身,泡桐主要用于制作风箱、小家具等。“当时,一位上海的乐器厂专家,偶然听到风箱拉动声清脆悦耳,将它做成音板后,音色更好,他打听得知风箱的产地在兰考后,便找过来谈合作。”后来,这个乐器厂开始用兰考泡桐制作乐器,出色的音质很快在乐器界“出圈”,这也为2022年兰考被评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埋下了伏笔。

  用自己的手艺让腰包鼓起来,徐场村的村民倍感自豪。徐场村是1985年开始制作民族乐器的,不少村民从木匠转当琴匠,在老手艺的基础上,操练起制琴,逐渐实现了“指尖上的跨界”。

  他们有的天生爱琴,白天学制琴、晚上学弹琴,手艺纯熟精湛,有的更是选择外出取经。真秦乐器琴行的徐卫平,从2000年起独自在上海学艺7年,爱琢磨的他返乡创业,平日与妻子一起做直播,月收入10多万元,日子过得可美了。

  年轻人的选择,留下更是传承

  “如果说我们徐场村是手工作坊生产,‘音乐小镇’就是规模生产。”距离徐场村1.3公里外,有一处现代化建筑集群,多排矮楼并列组成,那里就是徐永顺口中的兰考“音乐小镇”。

  小镇日益兴旺,带动了物流、电商等衍生行业的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兰考县共有民族乐器及配套企业200余家,年产值达30亿元,从业人员1.8万余人。仅一个徐场村,每年乐器电商交易额就达3000万元,每天有10余家快递物流公司进村上门服务,村民们足不出村就实现了乐器的生产销售,人均年增收达6万余元。

  “现在年轻人毕业后很少外出就业,这两年回村的人也多了。”徐永顺话语间透着底气,因为家门口有充足的就业、创业机会,现在不仅是徐场村,整个兰考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在兰考,泡桐不仅是一棵树,也是一种精神。村里小有名气的“90后”制琴师徐亚冲告诉记者:“我们村是靠泡桐富起来的,不能忘记焦书记。”现在徐场村的年轻人接过了父辈手上的铁锹,每年都会在村委会主任的带领下,栽下泡桐苗,在怀念中传承。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