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食用菌第一大省,产量、产值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市场上每3个香菇和5朵平菇中,就有一个产自河南;当前,食用菌已成为我省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关键是科技创新,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则是科技创新背后的重要推手。
十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下,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取得丰硕成果,建立起从良种繁育到良法栽培、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以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强省建设。
从无到有的坚守
将时间拉回十多年前,那时,我省食用菌科研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品种以引进为主,仅能开展技术服务和应用技术研究,与国内食用菌科研实力较强的省份相比,处于跟跑阶段。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当时食用菌科技人才的匮乏:全省正高级职称人员只有2人,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人员不足50人,虽然新乡、三门峡、信阳、周口等地成立了食用菌科研团队,但大多处于缺衣少食状态。
2010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省委、省政府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到食用菌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17个省体系中食用菌首批率先启动。至此,濒临解散边缘的河南食用菌科研队伍聚集起来,为接下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万事开头难。
没有平台,建平台,没有资源,找资源。2013年,体系启动建设河南省第一个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体系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全省范围内野生种质资源调查搜集,发现伏牛山、太行山蕴藏着丰富的野生牛肝菌种群,羊肚菌、虫草、灵芝、木耳、侧耳、猴头菇、金针菇等上百种食药菌。截至目前,该库已保藏各类食用菌种质资源近2000份,并初步建成标本库,极大缓解了育种资源匮乏的不利局面,为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体系专家通过对搜集到的54个香菇和38个平菇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评价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分子技术分析手段的食用菌真实性鉴定方法,发明了单孢快速分离技术,加速食用菌育种效率。“体系帮我鉴定种源的真实性,把住质量关,在种子生产经营中我更有底气了。”汝州朕迪公司孙国政感触颇深。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7月,我省第一个平菇新品种黑平16-1通过审定,标志着河南省食用菌育种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省内鉴定、适宜工厂化栽培的平菇新品种。
紧接着,体系专家又创造出多个“河南第一”:第一个香菇品种、第一个猴头菇品种、第一个毛木耳品种、第一个灵芝品种……我省食用菌育种逐渐走上快车道。
目前,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共选育出食用菌新品种28个,授权新品种23个。特别是2023年,农业农村部首批授权的14个食用菌新品种中,有7个出自河南,其中省体系自主选育的有6个。
体系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专家人数已由最初4人增加到7人。“2022年,我们对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进行重构重塑,目前食用菌体系设1名首席、1名遗传育种岗位专家,在新乡、三门峡、信阳、周口、驻马店5市设立综合试验站,从全省选拔了2名85后的‘青年岗’专家。”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郑晓杰介绍。
“产业技术体系的稳定支持,助力食用菌育种工作加速前进,为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河南力量,推动河南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省食用菌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说。
从0到1的突破
从无到有的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又做了哪些从0到1的突破?
随着体系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聚焦优势品种,在选育优良品种的基础上,体系专家集成示范了一系列现代化生产技术,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及“双碳”战略。
——示范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技术。
在西峡、卢氏等传统香菇生产地区,上世纪90年代形成的季节性种植方式,满足不了鲜香菇周年消费的发展要求。
针对供需结构性矛盾和工厂化生产难的问题,体系专家创建了环境可控的工厂化制棒静稳养菌转色技术,示范推广了集中制棒、分散出菇、品种搭配、节能烘干、采后保鲜等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把出菇期拉长了9个月,设施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都提高了好几倍,公司收益5年实现了翻番。”卢氏金海生物总经理张秀芬表示。
——培养料的发酵制备种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
平菇是我省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辉县冀屯镇有20多年的平菇种植史,全镇有1万多个种植大棚,过去民间摸索的“发酵料”技术不稳定,菌袋时常会大面积污染。
在长期实践中,体系专家研发的“发酵料”种植平菇技术,无需使用煤电,就能对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出菇产量高、质量优。“培养料成功率达95%以上,从制料到出菇,时间大大缩短,产量大大提高。”冀屯镇菇农王林宁说。
“‘发酵料’种植平菇技术,首次揭示了发酵料具有抑菌和促平菇生长的双重功能及原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培养料发菌质量不稳定的核心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表示,该技术填补了生物制备平菇培养料的理论空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食用菌产业灭菌环节“双改”取得重大突破。
过去,河南每年菌棒灭菌用煤总量约100万吨,散煤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在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经过三年探索和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灭菌环节煤改气改电(简称“双改”)取得技术突破,食用菌产业生产效能实现了质的跨越。
“全省推广食用菌产业‘双改’,降低大气污染指数的同时,还提升了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这是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益探索。”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省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全部实现“双改”,受到了省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的通报表扬。
——构建食用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省食用菌产业形成了独特的春栽、秋栽和夏栽香菇、平菇发酵料生产等多种模式。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河南要建立食用菌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我们完成了‘河南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标准综合体系。”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孔维丽介绍,制定了包括从菌种生产到采后保鲜、烘干、产品质量追溯在内的8个单项标准。与此同时,正在进行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建设。
“两个标准体系建成后,将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原料基地,培育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推动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孔维丽表示。
——绿色循环生产技术创新“菇粮轮作”新模式。
食用菌是循环农业的重要节点,是粮食生产的伴生型产业。食用菌产业如何与粮食生产有机融合?体系专家创新的“菇粮轮作”新模式,重构了现代农业循环,为秸秆找到了出路,为土壤找到了活路,为农民找到了财路。
据统计,与秸秆直接还田方式相比,秸秆“过菇还田”方式使亩均经济效益提高了6500元,同时,土壤质量也得到大大提升。
从1到N的未来
践行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食用菌产业空间大、潜力大、前景好。
多年来,食用菌体系按照全省一盘棋要求,在院县共建、科技特派员等项目支持下,构建科研、推广、培训机构、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贫户“六位一体”协同推广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广机制,先后建立示范基地18个,引进示范食用菌优良品种14个,示范技术集成及单项新技术超过20项,累计示范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
前不久,河南省首家省级食用菌研究所——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正式成立。该所是在省农科院食用菌创新团队基础上组建而成,为河南食用菌产业增添更多科研力量。
“作为食用菌大省,产业面临的主要瓶颈有两个:一是前端优良菌种品种供应自给能力不足,二是后端深加工能力还有所欠缺。”张玉亭表示,从前端和后端分别发力,提高科研创新平台以及科研队伍建设,补足河南食用菌产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支持优种选育和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食用菌产业体系大有可为,也必须要大有作为。“在省农科院等省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和体系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农业农村部批复在我省建设黄淮海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郑晓杰表示,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建设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研究院。
借力乡村振兴东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将实现从1到N的更多可能性,结出更多科研硕果,推动河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