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河南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附图解)

2023-08-31 12:22:15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网讯 气象工作是应对自然变化的“千里眼”“顺风耳”,如何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赋能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创新引领、智慧气象5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河南省智慧气象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35年建成气象强省。

保障生命安全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河南省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地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向黄淮平原过渡以及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双过渡’地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象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危害大,是全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风险和影响不断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与气象的关联性和敏感性越来越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意见》聚焦防灾减灾,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韧性应对能力建设和全社会灾害防御能力建设3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推动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河南日报客户端资料图)

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致灾风险联合研判、风险预警联合发布、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气象灾害鉴定评估等制度。

将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全面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洪排涝、交通出行、建筑节能等智能气象服务系统。实施郑州都市圈智慧气象工程,提高局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精密监测水平。

今年7月,第5号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登陆,一路北上给华北、黄淮等地带来了较大范围的特大暴雨。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全省气象部门面向公众共发布暴雨、雷暴大风等预警信号536条,同时,利用全媒体矩阵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伴随式气象科普”,覆盖人次超1亿。《意见》明确,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推进融合发展 实施“气象+”赋能行动

三门峡市气象局直通式气象服务为早熟苹果保驾护航。(图源河南省气象局)

8月22日,三门峡市气象局农业气象技术人员深入陕州区西张村镇和大营镇的二仙坡等多个苹果种植基地,开展早熟苹果直通式气象服务。同时将《早熟苹果气象服务专报》送到果农手中,指导他们科学应对灾害性天气,合理规避气象灾害风险,提高为农服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苹果高产丰收保驾护航。

河南是农业大省,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气象+农业”会有哪些发展?《意见》提出,实施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创建行动,实施农业气象能力建设工程,规范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体系建设。建设中原农谷·现代农业气象科技园、周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和黄淮平原农业与生态气象综合试验基地,打造国家级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老君山云海如梦如幻(河南日报客户端资料图)

峰林云海、冰雪雾凇、红叶黄花……大自然变化万千的天气与气候具有造景和育景的功能。近年来,河南持续开展气候品牌创建活动,成功创建15个中国天然氧吧、2个中国气候宜居城市、10个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助力各地康养旅游发展。2022年5月,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了全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老君山云海景观成功入选。

《意见》提出,强化气象旅游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气象监测设施和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全覆盖。加强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争创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国家级气候品牌,打造乡村氧吧、气候康养乡村、气候宜居乡村等省级气候生态品牌。“气象部门将积极探索日出、星空、云海、雾凇等景观气象预报,方便游客安排打卡日程,帮助游客确定最佳观赏期。”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气象+交通”方面,《意见》明确建设河南省交通气象服务中心,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提供分灾种、分路段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开展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科学规划布局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加强气象交通数据共享共用。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河南将探索构建车、路、人之间交互式服务,借助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车道级天气实时跟踪,为百姓安全出行提供高水平气象服务供给。

构建“气象大脑” 发展智慧气象

目前,我省建成包括2000多个地面气象站、3个国家气象卫星地面站、9部S波段和7部X波段天气雷达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全省天气预报实现从传统城镇站点预报向网格预报的转变,建成精细到5公里的智能网格预报系统。“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左右,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超过8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5分钟。”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促进气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意见》明确推进数字化改革,发展智慧气象。

建设高分辨率立体协同精密气象监测系统,健全相关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机制,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和监督协调。

完善智能网格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建设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实现黄河流域公里级、郑州都市圈百米级逐小时滚动精细预报,提升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的精细化预报能力。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1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年预测气候异常。

发展智慧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整体智慧气象信息支撑水平,发展数字孪生大气,提升大气仿真模拟和分析能力,构建“气象大脑”。

据介绍,河南省气象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在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水平、健全综合立体气象监测体系、智能气象设备融入新基建,提高“五个1”的精准预报能力、推进气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持续用力。“《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河南省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将加快推动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说。(郭栩汝)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