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坤源
“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呐,你们就是挖井人。”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考察时的讲话
湖水阔无边,苍茫万顷连。
处暑时节,站在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大坝旁,你会惊叹于这项世纪工程的壮丽与雄伟:滔滔丹江水从闸口奔流而出,沿着河道蜿蜒北上,如同一条绿色巨龙,演绎着说不完的感人故事……
这里有淅川移民的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还有大家同心协力顾大局的众志成城。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新时代凡人丰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展现出的奉献精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刘海涛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拳拳之忠赤子情
“一脚踩出四两油,不用犁耙不用牛,端瓢麦种撒下地,一收十年粮不愁。”走进淅川县九重镇桦栎扒移民新村,正在收芝麻的村民,哼着儿时的歌谣。
淅川,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平川而得名,古称丹阳,楚文化发源地,地势“一山两河三川”,其“三川”平原(顺阳川、板桥川、丹阳川)曾是淅川最为富庶的膏腴之地。老桦栎扒村就位于丹阳川上。
“‘富得流油’的土地在哪儿呢?”记者问道。
“全淹了,我们当时最好的土地现在全在水下嘞。”桦栎扒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张年朝看似轻描淡写,心中却荡起涟漪。
1965年出生的张年朝是土生土长的桦栎扒村人。2011年,是河南省南水北调移民收官之年,继2009年试点移民和2010年第一批移民全面搬出后,事关大局的第二批移民搬迁工作正式启动。这次,桦栎扒村在列。
“拖家带口、举家搬迁,真的有些舍不得。”刚接到搬迁通知时,张年朝的情绪有些低落。
但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必须第一时间去做群众的工作。
“想走吗?”“不想!”
“能搬吗?”“只要国家需要,就能搬。”
纵有万般不舍,为了顾全国家整体利益,为了让更多的城市、更多的人民喝上用上干净清澈的丹江水,村民们毅然决然地抛家舍业、别离故土,无怨无悔。
“移民,南阳成,则河南成;河南成,则中线成。”
据统计,淅川移民搬迁,自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1958年9月丹江口大坝开工,到2011年年底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结束,历经半个多世纪,先后移民36.8万人。丹江口水库达到南水北调的蓄水位以后,淅川县境内库区面积509平方公里,占总库容的一半多,几十万亩良田成为一片汪洋,几十万间房屋被拆除或淹没,全县17个乡镇的2396个自然村涉淹搬迁。
“现在我们住得很好,生活也很好。但是我没事儿还会回去看看,看看老树、石磨盘,心里也就踏实了……”张年朝望着老家的方向。
转眼间,10多年过去了,就像移民不会忘记家乡一样,人们也不会忘记,淅川人民曾演绎了一幕幕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面貌一新。赵家奇 摄
赤胆铁肩擎碧水
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这水不仅要供得上,还要供得好。
“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必须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不动摇。”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掷地有声。
多年来,为了保护库区水质环境,淅川县关停并转350多家造纸、水泥、冶炼、化工等涉污企业。许多在水库边从事养鱼、捕捞和旅游餐饮的群众,也都弃船上岸,改为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行当。
36岁的马书会,去年刚刚加入淅川县马蹬镇双泉观村护林队,每天早上,他就带着干粮和水,骑着两轮电动车,一头“扎”进山林里,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的护林任务:防火、防盗、防病虫害。
“种树不容易,我就是想尽我所能护好眼前这片山林……”马书会坚定地说。
是啊,种树这件事,在丹江库区确实不容易。
淅川县一带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石漠化主要分布于丹江库区周围和丹江河、鹳河、淇河、滔河等流域,石漠化总面积达125万亩。
“石漠化区域基岩裸露,砾石堆积,土壤瘠薄,植被稀少,其水源涵养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影响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淅川县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周桃龙介绍。
2013年以来,淅川县向石漠化宣战。企业和大户承包、专业队合同造林,人背、肩扛、车拉、多级提灌、客土造林等多种办法相结合,累计投入20多亿元,治理石漠化面积38.2万亩,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省县级前列。
“去年造林时,69支专业造林队、上千人,一干就是3个月。运苗、挖坑、栽树、挑水,从山脚到山顶,都是人。”周桃龙看着双泉观村造林点的一片新绿,眼中泛起激动的泪花,“你看,这就是我们为这一库清水筑起的绿色屏障。”
据了解,全线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截至2023年8月22日8时,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达583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
淅川县环库造林对比 淅川县马蹬镇向阳村荒山绿化后。葛玉顶 摄
同心协力谋发展
淅川县是全国水库移民迁安大县,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的移民迁出县。如何让移民们安居乐业,一直是淅川县各级领导干部放在心头上的事。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还要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要坚定实现移民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周大鹏说。
来到九重镇邹庄村,村口满架的绿,映照出葡萄、猕猴桃的富民产业新希望;“江山论”广场,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导;村部前红心广场“笑脸墙”上,552张乡亲们的笑脸写满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伴着朝阳,村民张光先来到果园,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现在我们村里的产业丰富得很,一年四季家门口都能找到活干,方便照顾老人孩子,城里亲戚来了都羡慕我们的小日子。”清晨的阳光映照着她的灿烂笑容。
张光先的幸福生活,来自淅川县围绕移民工作的不断探索。2021年,淅川县以邹庄村为试点,谋定“示范引领、点线结合、组团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总支,联合邹庄村以及周边的3个村,启动实施大邹庄建设。
大邹庄通过整合农文旅多业态,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
实施大邹庄草莓种植产业园项目,建成317座草莓大棚并全部发展特色农业,按每股本金1000元的标准,鼓励村民入股。
近年来,通过持续推动淅川县移民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县有三分之二移民新村集体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部分移民村集体年收入超过50万元。2022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1.59万元,较搬迁前增加万余元。
南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滋润着一座座城市。一渠清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记载着朴实善良、平凡而伟大的付出;是一座精神的丰碑,铭刻着奉献的力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摄
专家点评
人民至上和无私奉献的新时代画卷
□南阳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包晓
南水北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在人类水利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宏伟诗篇。南水北调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调水为民、治水兴邦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中华儿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人民至上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遵循和最高原则。人民利益和福祉是党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京津两市和华北广大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这些地区的民生,党和国家才作出了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大决策。南水北调的建设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无论是建设者、运营者,还是移民工作者,都忠实履行人民至上最高标准,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为切实维护好移民的切身利益,国家按照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安置移民群众,使移民安置与资源利用、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无私奉献是中原儿女的无疆大爱。淅川几十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告别故土、抛家舍业,无怨无悔、牺牲奉献,用铁肩担起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做到了忠诚担当、大爱报国。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展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征程上要加倍珍惜和大力弘扬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促进中原更加出彩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整理)
记者手记
一泓碧波只此青绿
□刘海涛
“抛家舍业四十万移民远迁他乡大爱报国千秋颂,故园寻根八百里丹江迎来亲人血脉相连万古传。”淅川县南水北调移民生态文化苑大门两侧,一副长联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这个文化苑中的古树博物园里,1000多棵来自丹江口水库移民淹没区的古树,随着初秋的微风沙沙作响,好像在告诉远迁他乡的亲人:人走了,根还在。
从上世纪50年代的远赴青海,到60年代的再迁荆楚,再到新世纪的壮别家园,淅川县先后有3次、共36.8万人移民搬迁。
他们中有经历过3次大搬迁、辗转3省4地、被称为“移民标本”的仓房镇沿江村村民何肇胜;有年龄最大的移民、102岁的香花镇南王营村村民王秀华;有出生不到24小时,就随母亲在救护车上搬迁到辉县市的年龄最小的移民孟庆辉。10多年来,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的土地,生根、开花、结果。
汽车沿丹江口水库环库公路行驶,山和水并行,山是漫山遍野的青,水是碧波荡漾的绿。只此青绿的一泓碧水,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移民壮歌,也书写了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