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 淇河畔看“诗河”里的汉字魅力

2023-02-24 21:34:05 来源: 中工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的悠悠淇水河畔,见证了汉字记录下的文化足迹,从一首用甲骨文形式展示的《麦秀歌》开始。这里以《诗经》为主题,以淇河为载体,共收录了1500首诗歌,淇河又被称为“诗河”。

“目前已知《诗经·国风》的《邶》《鄘》《卫》三‘风’中直接歌咏淇河卫地人物、景物、事件的诗歌有39首,采自淇河卫地的诗歌有44篇,与淇河卫地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的诗歌有61篇。”鹤壁市文联委员、鹤壁市朗诵协会主席樊青戈说,由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别看鹤壁是个小城市,组成《诗经》的一个个汉字可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介绍,淇河岸边的淇水诗苑按照历史朝代顺序,以诗歌长廊为主线,由北向南,按时间节点分五个篇章,即先秦篇、秦汉篇、唐宋篇、明清篇、现代篇,融淇河诗文化、淇河风情、鹤壁人文于一体,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带着诗意的淇水缓缓流过商都朝歌,流过许穆夫人的裙边,流过诗仙李白的笔尖……曾经,淇河流域是文化重地,见证了20000多首诗歌的诞生。如今,淇河两岸读书声琅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文化口口相传。(韩纪钦)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