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婵
记者还没进村,先听到了阵阵锣鼓、欢声笑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春节这几天,欢庆的锣鼓声每天都响彻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文化广场上空,老乡们脸上那种喜庆和安适,就像年画一样。
“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专门给我打电话拜年,他身体不好说话都不清楚,平常不太会用手机。”除夕,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她总是被这些“感动”激励着往前走。那天下午,她忙着筹办简约而热闹的乡村春晚,又和村会计对完最后一笔核算款,才匆匆赶回家吃上团圆饭。
大年初一贺新岁,村“两委”班子一行人起了个大早,和爱心乡贤一起入户拜大年。“村里路灯亮了、路宽了,环境变好了,也热闹起来了。”南雷村老支书卢继善为群众服务20多年,如今也对“新生一代”竖起了大拇指。
一张春节值班表不仅贴在村委会门口,也转发到村里各个微信群,每天4名同志值班,有困难有问题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人。春节放烟花爆竹的多,每天清晨都能见到“红马甲”志愿者在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寒潮来了,值班人员立马深入田间地头看小麦长势……
90后“宝妈”、村委委员张瑞值班期间总是早早到岗,自从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交给她以后,肉眼可见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着。当初为了留住人才,张庭莲三次到她家谈心,最终张瑞放弃了到外企拿高薪的机会,不仅留了下来,而且越干越起劲儿。
“三年没回家过年,这变化大得认不出来了,我们都不愿意出去了。”一些返乡年轻人的感叹,让张庭莲很受触动。大年初六,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坐不住的张庭莲召集在家的村干部一起“围炉茶话”,盘一盘过年这几天的值班工作,也说一说新年打算。
“去年,我们村历史上第一次给群众分红发福利,我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来年还有更多惊喜等着大家。”喜欢发朋友圈的张庭莲翻阅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又充满希望。
“上个月新入驻的一家企业用地问题需要沟通”“我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要尽快上马”“那对80后小夫妻创业种植的红颜草莓需要打开销路”……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变的是思路和出路,不变的是勤劳本质和浓浓乡情。
夜幕时分,村里一排排大红灯笼亮起来了,映红了乡亲们的笑脸,也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