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更大力度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方能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因此,各级党组织纷纷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动力引擎”,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产业选对头,致富有奔头。近年来,特色产业成为多地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需求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特色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以特色产业项目为抓手,引进了优良的西红柿品种进行大棚栽植,产出的西红柿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高,受到众多收购商的喜爱,小小的西红柿也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做大做强“特色”,重在高质量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农民对多元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发展需求也日益迫切。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力度,以技术资源的下沉带动产业链下沉、价值链增值,才能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剑河县岑松镇巫亮村依靠科技创新,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以科技提质增效,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产业兴旺,需要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雷山县丹江镇南屏村以“水晶葡萄、蜂糖李、黄桃”产业为主导,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努力在规模和效益上实现双突破。如今丹江镇发展精品水果种植面积9600余亩,精品水果产业已成为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怀揣以民为本的初心,办好农村的事,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引领群众“动”起来,促进乡风“美”起来,如此,乡村振兴才能蹄疾步稳,繁荣兴旺,奋力奏响“产业兴、农民富、农村旺”的“主题曲”。(李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