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王中和 创作抗战文学 传承红色基因

2023-09-20 13:10:32 来源: 平原晚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王中和(右)向村党支部书记李凤军介绍剧本情节

□记者刘志松

  退休教师王中和退而不休,用近两年时间,将大半生收集、走访、整理的抗战史料,创作出70万字的抗战题材纪实文学电视剧《故道风雷》一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

  今年72岁的王中和是延津县马庄乡野厂村人。野厂村地处黄河故道,年少时,王中和就听村里的老辈人讲,1940年农历三四月间,野厂村以不足千人之群众武装,手执刀矛、棍棒及鸟枪土炮,先后两次重创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日寇。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延津民众不畏强敌、抗击日寇、以少胜多的典型战斗之一,一直在当地广为流传。

  中日建交之后,上级曾经让野厂村整理当年抗战的历史资料。当时上中学的王中和向三祖父表态,一定奋发学习,立志将来挑起这一重任。

  王中和的曾祖父战死疆场,不到10岁的堂姑也惨遭日本鬼子杀害,其三祖父为了杀敌,身负重伤。

  长辈的嘱托,家仇国恨,促使王中和不畏艰辛,不断积累知识,完成当年夙愿。王中和高中毕业后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通过自学考试修完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参与抗击日寇的先辈们逐渐离开人世。为了再现当年野厂民众抗战的历史,王中和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走访了延津县、浚县、汲县(今卫辉市)、淇县“四县边”(以下简称“四县边”)数十个乡村;远赴西安采访健在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多方搜集整理故道抗日逸闻、家乡英雄轶事,了解了许多英雄抗日故事和鬼子的罪行以及八路军地下武工队“风雷队”(俗称“忽雷队”)的许多感人事迹;了解了马庄、班枣、野厂党的地下联络点和多支民众抗日队伍,进一步梳理了党在“四县边”创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进一步整理了抗战时期在延津县活动的知名共产党人姚步霄、李先贤等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同时,他在挖掘八路军地下武装“风雷队”抗战故事的过程中,发现了郜守信、祁合印、唐纪、耿增泽、张少流(以上均为真实人物)等许多为解放事业英勇战斗的共产党人,还发现了以李方雷为首的一大批故道抗日英雄。

  多少个不眠之夜,王中和一直用左手(因右手从小残疾)认真记录当年的故事。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冻手冻脚,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创作,仅整理的书稿就有1米多高。

  王中和表示,他热爱文学创作,写了许多小说、诗歌、散文等,文章多次获奖。之所以用剧本这种表现形式,是因为它更能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野厂民众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场景。

  当年暗地领导野厂民众抗击日寇的延津县地下党领导人的后人、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姚铁璜告诉记者,《故道风雷》以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地下武装“风雷队”为线索,将延津抗战时期“四县边”政权创立、野厂抗日保卫战、贾团起义三件大事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故道人民风雷激荡、波澜壮阔的抗日场景,同时突出了中华儿女面对强敌不屈不挠、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铁血民族精神这一重大的主题。

  这部剧本作品以时间为顺序,时而直叙,时而并述,结构严谨,场次分明;谋篇布局,点面结合,小中见大,独具匠心,以动人的情节,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塑造出一大批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抗日英雄形象。从作品讲述的诸多点滴细节、大小战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身影。《故道风雷》的问世,为无数英烈竖起了一道展示历史业绩的丰碑,是英雄的赞歌、故道的瑰宝、民族的史诗。它不仅告慰先烈忠魂,激励当代,催人奋进,更为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居安思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9月18日,野厂村党支部书记李凤军告诉记者,王中和多年来不仅挖掘整理当年的抗战历史资料,退休前在课堂上还经常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继承先辈遗志,为建设我们富强的国家努力奋斗。退休后,他一面坚持创作,一面积极为筹建英烈抗日纪念碑、纪念英雄多方奔走,无数次义务为前来瞻仰英烈抗日纪念碑的社会各界群众讲解野厂人当年的抗日故事。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