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如果以一个概念来界定的话,那一定是素养本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落实创新发展战略,都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指引下,课程改革的重心必须从育分向育人转变,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因而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实际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思考何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特征。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用“全球素养”来指称,世界经济论坛则用“21世纪技能”去涵盖未来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素养、个性品质三大领域共16项技能。无论用何种名称,都指向未来人才凭借哪种能力去应对不断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的时代。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课程标准则要在把握未来方向的基础上去勾勒儿童发展的学习地图,在“五育”并举中实现素养提升。细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难发现其中的核心立场与关键主张,并对教师下一步课程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学习本位,深刻把握学生学习规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突出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知学基础上做到善教。学习本位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立足学情、精准把握、理解学生学习路径,以此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同时,教育教学实施过程最终又要回到学生学习的发生上,不是以教学设计的自洽完美来自娱,而是以学习的真实发生为旨归。正如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所倡导的,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学生是否真的从已知走向未知。
二是整体设计,克服课时教学零碎低效。整体设计需要教师以大概念、大任务为引领,在对教材深度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重组、调整,从而为学生刻画出达成学科理解的清晰且连续的学习轨迹。教师要学会用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去替换学科领域中对所有主题的表面覆盖,这些少量主题使得学科中的关键概念得以理解。教师通过整体设计,恰恰能达成“双减”政策所提出的提质增效,避免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点的切割式学习,而是让学习者在情境、概念、思想和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实现有意义的迁移。
三是转化思维,将学科逻辑转化为学习进阶。具备转化思维的教师能深刻把握课程内容的学科本质,对学科中的组织原理和核心概念进行连贯性理解,并在把握学生学科学习迷思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进阶。通过一系列包括任务、设问、探究、对话、讲述、反馈在内的支架,让学生整体把握具体事实与具体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及其与跨学科概念的关系。学生的学习进阶最终体现在大单元教学设计、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之中,打通学科知识体系与学习者经验世界的关联。
四是“五育”融合,从学科教学上升为学科育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五育”并举的要求落实到课程设置和新教材中,除了在课程结构中体现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视,更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五育”融合。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立足全人格培养,发挥学科教学内容的载体功能,主动思考和联结其他“四育”来做好学科渗透;另一方面要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从现实议题出发,通过对接学生经验世界来实现多学科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感中悟、行中思,让“五育”自然融合于情境体验、项目学习、问题探究中。正如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文中所说的,“使学校与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一切学科就必然相互联系起来”。
五是循证教学,变经验本位为证据本位。落实新课程的素养培育目标,落地大概念引领、大单元设计、跨学科整合、多方法参与的实施要求,对于教师而言,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新挑战和新问题之下,需要教师转型成为循证实践者。循证教学要求教师在实践问题面前主动搜集和评估研究证据,将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为实践所用,并结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和个体实践智慧,将证据转化改造为可实践落地的教育教学设计;同时,循证实践者角色需要教师以研究心态来开展实践,通过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方法采集学与教的数据,从而验证循证教育教学设计的效果,并能在行动研究中形成新的研究结论,实现证据迭代。
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的高质量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能担负核心素养培育的责任使命,实现课堂教学从育分向育人的转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支持教师主动担当、快速转型,必须做好条件保障工作,尽快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工作,在理念、策略、方法上做好引领,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实证研究,为课程实施工作提供更多证据支持。同时,要为教师探索创新营造尊重、包容和合作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氛围,理解教师课程实施变革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矛盾,提前做好工具、资源的准备,避免一簇而上,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只有当行政管理者、学校负责人、教育研究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都能与教师协同发力,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宋萑,系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