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平原地带的黑龙庄位于淇县西北角,距离县城约6公里路程,也是卫都街道办事处管辖的最边远的一个村。7月14日,大公网千村千面“豫”你相见——河南乡村振兴系列采访活动走进黑龙庄村,干净整洁的村庄在雨中显得更加秀气灵动。
“曾经的黑龙庄村道路不畅,信息闭塞,垃圾遍地,污水乱流,残垣断壁……面对衰败的景象,我们村干部也想过很多方法进行环境治理,但就是调动不起村民的积极性。”黑龙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关保说,我们后来召开村民大会,专门探讨如何改变村庄“脏乱差”村庄面貌。
由讨论、争论到最后形成统一意见,黑龙庄开始推行卫生评比积分长效管理机制。
房前屋后不允许杂草丛生,屋内不允许乱摆乱放,门前车辆摆放整齐,不准乱涂乱画……提起村中事务五项标准,赵关保如数家珍。每项标准分值为两分,一月一评比,年底村民可凭借“一分一元钱”兑换标准到村中超市换取礼品,村委会对积分最高的村民奖励一辆价值1500元的电动车。同时,设置“曝光栏”,对好的表扬奖励,对差的通报曝光。
在村委会办公室,赵关保拿出了装订好的卫生评比档案,一户一档,详细记录了每户村民卫生管理情况。该村每天早上播放“致村民的一封信”中就是每户卫生评比情况。三年来,黑龙庄村通过宣传、曝光、激励等方式,村民们改变了原来的生活陋习,也制定了“土味儿”的十条村规民约,让这种村庄风尚更好地发扬光大。
在一处屋墙上记者看到了村民制定的村规民约, 如“鼓励本村子女好好学习,以2019年起凡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奖励现金5000元,‘211’以上奖励现金3000元,一本学生奖励1000元。”“各户门前屋后为卫生责任区,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物品,年底对积分最高的前三户的卫生责任区进行表彰,对年底积分最高保持三连冠的农户,奖励一辆价值1500元的电动车”。
短短480个字,却是黑龙庄村每一位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最好见证,也是全村村民同心向力、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如同“小宪法”的村规民约也让黑龙庄村的乡村治理更有效。
现在的黑龙庄村污水坑变小游园,垃圾坑变大广场,残垣断壁、老旧房屋变中心花园,以前的“脏乱差”变成了现在的“洁净美”。黑龙庄村基础设施改善了,环境卫生突破了,在变美的过程也是村民凝心聚力的过程。
黑龙庄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将老党员、老教师和乡贤能人团结起来,组成发展“智囊团”,为村内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建言献策,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角,不仅实现旧貌换新颜,还变得更富强更美丽。
谋产业发展 建富裕富强乡村
黑龙庄村在变美的同时,也在慢慢变强,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1万元。该村将西原废弃鸡场建成标准化肉鸡养殖厂房,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大洼标准化养殖场联建项目分红3万元。
赵关保表示,下一步,黑龙庄村将投资300万元建设脱毒红薯种苗培育基地项目,与美丽琪合作建设脱毒红薯淀粉粗加工项目,与饮马泉合作,加快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特色产业生产链,预计到2023年该村集体收入可达到60余万元,切实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讲述乡村振兴故事,展示出彩河南形象。6月21日,“乡村振兴看河南”网络媒体采访活动在漯河市舞阳县保和乡袁集村启动,这是“聚焦十大战略共绘出彩河南”网络主题宣传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指导,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宣传部、网信办、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大公网河南与中国搜索河南运营中心等承办。
6月底至12月底,采访团分成5个分队,分别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诗画田园入梦来”“千村千面豫你相见”“乡村振兴河南在行动”“探访数字乡村‘河南样板’”为切入点,在不同时段,以不同形式,分赴不同地市,探访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来源 : 大公中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