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亲历记丨做征迁群众的贴心人

2022-05-17 10:32:00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编者按: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召开座谈会一周年来临之际,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联合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出特别策划《南水北调亲历记》,从规划建设、移民征迁、文物考古、水质保护等多个方面,记录河南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作出的努力,讲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背后的动人故事,进一步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河网讯 (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蔚)焦作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过中心城区的城市,征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征迁过程中,作为征迁干部,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时时为群众着想,以真情换理解、以服务促征迁。

时任焦作市山阳区光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孟国平在2011年9月参加了南水北调跨渠桥梁征迁工作,承担了焦作市山阳区恩村三街11户的征迁任务。为了服务好征迁群众,他提出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 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征迁工作经验,总结和实施了“三情、三因、三千”的工作法。“三情”就是沟通感情、建立友情、吃透实情;“三因”就是因人而异、因户制宜、因势利导;“三千”就是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三情、三因、 三千”工作法使他与拆迁户成为好朋友。

孟国平回忆道:“因为经常处理群众委托的事情,山阳区光亚街道办事处为我配了一辆‘警车’——带拖斗的面包车。这辆车不仅提高了我的办事效率,而且让我的‘110’名气更大了。”

他给分包的所有征迁户留下了手机号码,24小时开机,只要征迁群众打电话, 不论是家里水管爆裂、下水道堵塞、电视机出故障、电线老化短路,还是兄弟之间吵架、邻里发生纠纷,随叫随到,积极帮助处理,被称为征迁群众的“110”。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孟国平分包的征迁任务提前一个月圆满完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路线,实现了和谐征迁。他常说:“以心换心,把自己当成征迁群众和他们的家人,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那么问题就会很好解决。”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图书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