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航天追梦之旅 星空探索中有咱“河南力量”护航

2022-04-25 10:56:14 来源: 大河网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王磊彬 段伟朵

  仰望星空,星河闪耀。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这是我国第七个航天日。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批复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活动主题为“航天点亮梦想”,在航天追梦之旅中,不乏“河南力量”的保驾护航。

  河南制造轴承 应用在“神舟”、“嫦娥”、“天问一号”等航空器

  据了解,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天线组阵系统配备轴承由河南上市公司国机精工(原轴研科技)生产制造。

  “所配套的轴承产品相当于人体关节,能够保证探测器在工作过程中行动灵活。同时,具有高精度等特点,可以在寒冷、潮湿、腐蚀、高温等复杂环境下运行。”国机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在中国载人航天八大系统中,轴研科技参与了七大系统的特种轴承研制。比如,为“东方红”系列人造地球卫星、“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提供配套轴承及相关研发服务。

  国机精工旗下的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各领域关键主机及国防建设研制“高、精、尖、特、专”轴承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到动量轮、控制力矩陀螺等轴承中,对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河南造重量轻、耐高温新材料 应用在卫星舱板、连接件、帆板、壳体等

  2022年3月30日10时29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托举天平二号A、B、C卫星点火起飞,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所发射部分卫星的舱板、连接件、帆板、壳体等由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据该公司总经理肖阳介绍,这些卫星部件的材料是由公司研发生产的镁锂合金新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减轻卫星的重量,大大提高卫星的有效载荷量。

  据了解,航空航天领域构件不仅要求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还要有一定断裂和冲击韧性、抗疲劳、耐高温等性能,更重要的是产品要减重。经过6年发展,轻研合金终于在航空航天行业迎来突破。2021年,共有37颗卫星使用了轻研合金自主研发生产的轻质高强材料,产值过亿元,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国航天日 河南举办系列活动弘扬航天精神

  4月24日,记者获悉,为大力宣传我省航天事业发展成就,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培植创新创造文化,凝聚逐梦筑梦圆梦的磅礴力量,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提供航天力量支撑,河南省在中国航天日前后举行了系列活动。

  其中,举行科学讲堂活动,河南省遥感技术应用协会组织开展《航天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讲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组织开展《我国空间探测发展历程及失重环境流体特性》讲堂等。此外,在航天日前后,举办航空航天知识竞赛活动、航天知识科普活动、航天开放日活动等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普”模式,进一步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

 

责任编辑:李昕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