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有一份情结,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回忆起知青时期和老乡的一段难忘对话有感而发。
陕北黄土地上的贫苦日子和青葱岁月,让总书记“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更让他对百姓、对农民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
从那以后,无论是主政一方还是到中央工作,他都将人民冷暖放在心头,他都同百姓走得很近。
宇下听民声,枝叶总关情。牵起老乡的手,他问:“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 牵起老乡的手,他说:“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牵起老乡的手,他盼,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
2013年元旦前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不久,总书记第二次出京考察就专程来到这里看望困难群众。
踏着皑皑残雪,总书记逐一走进困难群众唐荣斌家、唐宗秀家看望,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
从出发到离开的20多个小时里,总书记走访了两个贫困村,召开了两场座谈会,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了解贫困地区和群众的真实情况,共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计。
在这里,总书记说:“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他鼓励大家:“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老党员马岗家所在的元古堆村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地处甘肃中部。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这里自古以来就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岗家和他手拉着手唠家常。看到屋里的水缸,总书记特意端起一瓢水细细品尝,水的滋味让他紧锁眉头。
这一幕也让在场的人深受感染。
当时,缺水干旱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因素。以定西市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6%。
那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他叮嘱当地和随行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要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2018年10月23日,沿着崎岖的山路,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他走进贫困户陆奕和家,详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询问他生活怎么样、有哪些困难。坐在椅子上,很长时间总书记和陆奕和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总书记曾说:“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
从知青时期“农民怎么这么苦啊”的切身感受到担任总书记之后“我到一些贫困地区就要看真贫”,“我们对脱贫攻坚特别是老区脱贫致富,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总书记身体力行。
苗寨的历史,从2013年11月3日掀开新的一页。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村民施成富家门前的空地上召开了一场座谈会,“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施成富一直珍藏着当时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总书记拉着他的手,施成富笑得很开心。
在座谈会上,总书记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这是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并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现脱贫,还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精准扶贫,成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思考我们这个地方穷在哪里?为什么穷?有哪些优势?哪些自力更生可以完成?哪些需要依靠上面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要搞好规划,扬长避短,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
吕梁山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最后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区。
2017年6月,总书记来到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贫困群众。赵家洼村是深度贫困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沿着村里崎岖不平的土路一连走进三户村民家中,察看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致贫原因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同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总书记肯定了当地通过易地搬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思路,要求配套扶贫措施要跟上,使贫困群众不仅改善居住条件,还能稳定增收。
他叮嘱当地干部:实施整村搬迁,要规划先行,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解决好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如何管等具体问题。
火塘,是彝族人家庭的象征,人们会围坐着火塘取暖、欢歌、议事。
2018年2月11日,在四川凉山州三河村村民节列俄阿木家里,习近平同这家人以及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围坐在火塘边,用拉家常的方式召开了一场“脱贫讨论会”。
“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习近平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良方。
“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总书记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打好今后3年脱贫攻坚战之策。
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从“精准扶贫”的提出到“五个一批”“六个精准” ,总书记的脱贫之策不断深入,中国的脱贫路径不断明晰。
汩汩的洮河水流淌到甘肃定西。
好日子是什么样的?七年前,元古堆村乡亲们想着,好日子就是吃得饱,穿得暖,出门路好走,住上好房子。
如今,好日子真的盼来了。站在元古堆东侧高高的山梁上,视野所见,一排排白墙红顶的崭新民居美观大方,一道道升起的炊烟与如丝似缕的山岚翩翩起舞,一处处现代化厂房高楼林立,一片片新型农业科技大棚鳞次栉比……
在脱贫攻坚的大决战中,元古堆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贫困村蝶变为美名远扬的小康村。元古堆的美,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传递”,一个又一个“元古堆村”在脱贫攻坚中蜕变绽放。
草长莺飞的四月,重庆的大山深处正在进行一场特殊“抽查” ——
2019年4月15日一早,习近平总书记便从北京出发,乘飞机抵达重庆,再转火车、换汽车,翻过一座座山、爬过一道道梁,一路奔波,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走进老党员、已脱贫户马培清家,已是下午五六点。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还有已经摘帽的脱贫户聚集在这里,小院里笑语欢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扶贫工作做得怎么样。贫困群众脱贫最基本的标准,就是‘两不愁三保障’。”总书记笑着补充,“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一个点。”
因病返贫的华溪村村民张剑峰感恩党的帮扶,一再给总书记念叨:“如今政策真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
总书记笑了:“我也在村道边看到了这句标语,很生动!这句话说明两点,一是党的政策深得人心;另一点是,人民群众看到政策好,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
2020年9月16日,雨后的沙洲村青山滴翠,彩霞满天,村中“半条被子”故事雕塑静静矗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来到这里,步行察看村容村貌。
在沙洲村广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离村时,在村民和游客的簇拥下,总书记牵着一位老乡的手,边走边不时低头询问,笑声、欢呼声、掌声回荡在这个幸福村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