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思想的迷雾——读刘国明《西方哲学经典》有感

2013-03-08 08:54:3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厘清思想的迷雾——读刘国明《西方哲学经典》有感
 

前些天,雾锁中国,十面“霾”伏,别说仰望星空,连前方道路都看不清,很多人出行受到影响。

自然的危机容易发现,很多人也为此建言献策,但思想的雾霾却不易觉察。要清除思想的迷雾,先要有一场“头脑风暴”,学着进行哲学的思考,这是我读刘国明先生的译作《西方哲学经典》的最大感受。

也许会有人说,哲学是否过于高深,想到那些“大部头”就让人头疼。其实,人人皆可为尧舜,那些哲学家只不过是多动了下脑筋,每个人都有思考的天赋,不用,多浪费啊。最近不是有反对饭菜浪费“光盘行动”吗,我觉得更该有场“光头行动”,一是清空头脑中的成见,审视自己的观点是否符合事实、逻辑和良知,二是别浪费自己的脑细胞,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与其让自己的大脑做他人思想的跑马场,不如试着与其对话,做一下智力游戏,看谁能说得过谁,看到底谁的观点是“豆腐渣”。

要和哲学家对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一手”书,看看他们的经典著作。当刘国明先生翻译的《西方哲学经典》摆在我面前时,我顿时睁大了眼睛。

不睁大不行啊,这是三卷本的“大部头”,总计150万字之多,其中收录了16位西方哲学家的经典篇章,译者花了五年多的时间翻译完成。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很难想象译者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作出这一决定的勇气,但从这书沉甸甸的分量中能感受到一二,同时感受到的还有饱满的思想。我想,也许正因如此,刘国明先生才能坚持下来,外人眼里的艰辛恰是他心中的享受。

刘国明先生提到,这本书是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培训时从一个旧书店里购得的,他在2005年拿到南京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后,为提高哲学素养精读此书,并开始把它译成中文。当时也没想着要出版,套用一位作家的话来说,这是“为了抽屉而翻译”。是啊,如果是为名利而非内心,谁会干一件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值得一提的是,刘国明先生还是一位官员,能放弃八小时之外的娱乐活动,坐五年的冷板凳埋头翻译此书,殊为难得。

有人可能还是会问,翻译这书对他有啥好处啊?我想不到什么,除了他从中品味到的思维的乐趣,而这些哲学思考也会浸入他的做事风格中。我和刘国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是在前年的媒体人采编培训中。他和很多老师不同,是记者出身,做过一些知名报道,讲课也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讲他的从业经验和人生体会,那是几天的培训中我少有的没打瞌睡的一堂课。他还以“黄河野人”的身份“混迹”在众网友之中,多次对热点事件发表评论,成为“意见领袖”,是一位肯接地气、能接地气、善接地气的官员。我想,这也有哲学思考的影响吧。

2.哲学思考真的如此给力吗?我们不妨跟着刘国明先生这位“导游”,一起思考几个“大问题”,同时看看那些哲学家怎么说的。

先是“实在”,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眼见到的都是真的吗?一根筷子插水里看上去会弯,为什么你不会认为它是真弯了?如果让你给身边或想到的一些东西的真实度打分(从0到10),比如为你坐的椅子、上帝或你的身体、心灵、美之类打分,你会各打几分?你为何相信地球是球形并且绕着太阳转?如果书本上不这么说,如果你生活在古希腊或伽利略那个时代,你还会相信吗?

你看到过原子、电子吗?有些人觉得能看到的现象、感觉到的具体事物是真实的,还有些人觉得现象背后的规律更真实,另外一些人觉得上帝、心灵最真实。我们先回到2000多年前的希腊,泰勒斯就是那个走路望天掉到坑里的家伙,他觉得水是最实在的,因为他们靠着大海,认为万物都离不开水。可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更像是火组成的,因为万物流动无物常在。这时德谟克利特说,都别争了,也许世界是由比水、火、气、土更基本的元素组成的,我们姑且叫它“原子”吧。别觉得他们多幼稚,中国的“五行说”不也类似吗?现在还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虽然比当时多了许多,但理解世界的方式并未改变,只不过名字含义不同而已。

再说上帝(神)是否存在。如果你不信或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相信上帝存在,就要面对疑问,如果上帝全知全能又慈悲为怀,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恶?为了让人相信上帝的存在,不断有人拿出理性的证明。典型的如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他用了五种途径证明上帝的存在;康德则从道德的角度证明,为了惩恶扬善,我们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法官,不在今生就在来世;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帕斯卡那个“赌徒”的论证,他是最早提出概率论的一名数学家。他列了个表,说如果你信仰上帝他又存在,你会得到永恒的报偿,如果你不信上帝但他存在,你就上不了天堂,作恶还会下地狱。即便不存在,我们失去的只是几次不道德的享乐机会,但却有精神享受,那你信还是不信?国人精明,这或是文化传统中为何“宁可信其有”吧?

接下来看看道德意味着什么。一说到道德,很多人都感慨世风日下,跌倒老人无人扶,食品安全没保障,从而怀念几十年前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可当时道德风尚真的好吗?道德是外在的命令还是内心的律令?为何要照此执行?道德原则应是放之四海皆准吗?

遵守道德是为了过幸福的生活,可什么是幸福呢?央视追问了一年,但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大相同。在康德看来,道德是内心的绝对命令——考量某一行动是否能在相似状况下普遍实施,若能便可遵循,也就会获得自由和幸福。因为这是在用理性支配自己意志而非任由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这也和孔子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相通。但在功利主义者边沁看来,道德应首重后果,道德准则和行动应该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果边沁活在中国,肯定会被幸福城市拉过去做形象代言人的。但这有几个问题,幸福如何计算呢?如何防止被幸福呢?角斗士在拼杀,数万观看的罗马市民都很兴奋很幸福,那这种行为道德吗?虽然穆勒对幸福作了质的区别,使功利主义的幸福更易被接受,但如何界定高级和低级幸福本身就是问题。

以上只是著作所涉的部分问题和回答,我们在跟着刘国明先生进行了一趟浮光掠影的西方哲学之旅之后便会发现,哲学并不是云山雾罩的高谈阔论,而是在试图设问和回答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永恒命题,哲学家也会力图解决其所在时代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那些哲学经典并不过时,即便是早已被中学物理课本斥为笑柄的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其思维方式也值得重视,因为在古希腊更看重的是理念上的真实,即便经验与之不符,错的也是经验。他们的观点及论证为后人创造了一些思考范式,也树立了一些难以超越的标杆。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甚至我们的日常表达,都有他们的智慧在其中,同时也有他们的弊病。

3.那么,如何进行哲学思考呢?除了上述的阅读哲学著作,还可以对自身的某一观点进行反思,必要时可以预设情境。当发现自己对某人某事持有某种观点时,要反问自己为什么,是根据某一事实还是根据理论推导,这些事实和逻辑是否站得住脚,如果别人持有不同或相反观点,又如何说服别人?不管是某一理论还是某一制度,经不起批评就不足为信。

比如,前两天我看美国影片《越战创伤》,我不禁想,假如我是那个士兵,上级命令我和同伴强奸杀害无辜的少女,我是该及时制止还是该坐视不管,事后该越级举报还是该不再回想?这不是自作多情,而是阿伦特所分析的“平庸之恶”。纳粹德国时很多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只是因为服从命令,每个人都作为纳粹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共同将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尽管这些人在家里可能是个好丈夫、好父亲,那该不该反抗命令?

做哲学先是要慎用“大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和集体名词,如果不得不使用时,要想清并能说明它的真正涵义,如我们、人民、国家利益、自由、民主、科学等。有人说过,哲学史上95%的论争都是概念之争,后来又有人说,剩下的5%也是。这也许有些夸张,但却说明了定义“大词”的重要。如果某一概念被神圣化或被滥用,大革命就可能成为反革命,而如果双方对某一常用概念的界定没有共识且不标明,公共话题的论争也会成为鸡同鸭讲。

其次是明确表达观点并作出论证。要想说服对方,只能回到双方都认可的原点,用经得起质疑的事实和逻辑论证。当然要想永不为错,可以玩“白马非马”的游戏,说一些空话套话,但那样论争的目的就不再是求真,而是故意搅浑水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曾说过,“模糊不清的思想,永远不可能证明是错的”,可这样的思想也恰恰是最无公共价值的。简而言之,哲学无非就是想问题、讲道理,做一些思想实验和智力游戏。它的门槛并不高,既不需要深厚的数学功底,也不要求每个人都能像刘国明先生拿出翻译《西方哲学经典》的勇气,肯投入五年之久的精力,而是随时随地都可入戏,需要的只是平心静气地条分缕析。它或许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财富,但却能让我们的头脑清晰,心灵自由,如果有人再想让我们成为机器上的螺丝钉,至少不会那么容易。神已倒塌,人正站起。(韩青)

责任编辑:

关于 思想 迷雾 ——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