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抱怨铺热力管网路面留下“后遗症”

2014-08-22 10:51:5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热力管网铺设后 路面留下“后遗症”


市图书馆前管道埋设后,工人正在做收尾工作。不过,竖起的围挡给行人带来了不便 张延 摄
南干桥旁损毁的路面 平爱梅 摄
和平大道便道上热力管网铺设后的路面 平爱梅 摄

  本报讯 (记者 平爱梅) 自去年以来,市区多条路段陆续铺设热力管网,虽然暂时给市民带来不便,但大家对该项工程可以说是理解加支持。可是,如果管网铺设后,不能将路面恢复如初,留下诸多“后遗症”,影响市民的出行,大家就会因感到不爽而产生怨言。     8月19日,本报民生监督员郭银山反映,热力管网大多是在非机动车道下铺设,受影响的自然是骑电动车或自行车的行人。管网铺过后,不知是回填后路基没有夯实,还是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有的路段看着是铺好了,但时隔不久或者凹陷成坑,或者如沙土般散碎成一片。 另外,铺设管网时开挖的路面,多是在慢车道中间部分。路面回填重新铺时,如果施工马虎,新铺路面与原来路面就衔接不好,接缝处或凸或凹,冬天积雪或结冰时,很容易使行人滑倒。   

  郭银山说,他专门观察了一下,目前,和平大道部分路段和沿人民胜利渠一段路上,恢复后的路面状况差一些。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不能规规矩矩地把路面重新铺好,重还市民方便呢?   

  20日上午,记者根据反映在华兰大道、和平大道部分路段以及南干桥南侧人民胜利渠岸边等进行了查看和采访。在和平南桥南边路东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路面不仅坑洼严重,而且因为散碎的沙石,连续几辆电动车一过,便粉尘四起。保洁员孙玉红说,这段路是铺设热力管网比较早的一段,因为路面又损坏了,石子散碎,灰土浮起,他们保洁时也挺作难。将石子扫走吧,觉得是浪费;不扫走,看着路面上又很乱。下雨天,坑洼处就积水,清理积水时,因为有石子掺杂其中,清理起来也很困难。   

  在和平大道与华兰大道交叉口南边的非机动车道上,也有几处鼓包或坑洼,看样子是用水泥重新修补的。对于这样的情况,车辆不多时,行人会左躲右闪;车辆多时,直接从上面经过,因为被巅得难受,自然不时有抱怨的声音。在南干桥南侧的人民胜利渠东岸,铺设过热力管道的路面上同样出现了坑洼的现象。   

  对于路面这种现象,郭银山说,施工结束恢复路面时,不知管理部门是否进行监督或验收。修路投资比较大,如果花了钱效果差,那就是一种浪费。希望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重视此事,避免类似的“后遗症”。   

  对此,华电热力公司的王主任表示,因为去年热力管道铺设进度较慢,为了路面交通的顺畅,他们初步进行了恢复。对于路面出现坑洼等现象,他们也接到了市住建委12319转发的信息。对于路面的修复,他们与施工队签订有合同,前一段时间已经通知了施工队。目前根据反映情况,他们将进一步现场核查,协调施工队尽快处理。


责任编辑: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