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干部:记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上)
夸他的歌,唱了50年
一双粗布鞋,一顶老军帽。
快半个世纪了,吴金印的这个形象和他经年累月为百姓做的事,刻在了当地群众的心上,而夸他的歌传了50年还有人唱。
“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就是不孝之子”
8月30日,河南某大学学生蔡玉辉给素不相识的吴金印打电话:“吴书记,我在暑假期间给镇里一家企业打工,现在要开学了,厂里不能及时结算工资,能帮帮我吗?”吴金印撂下电话就同企业沟通。第二天,吴金印又打电话给该学生,得知问题已经解决了,才放下心来。
唐庄镇老镇长韩立平说,这样的事情对吴书记来说是家常便饭:听说盆窑村李江龙家的屋顶漏雨,吴金印拿出自己的工资塞给该村支书李庆一,让他转送给李江龙买点材料修房子;在大池山,吴金印住在宋大娘家,修房、砍柴、挑水,拉大娘去医院看病,老人去世后又亲自给宋大娘料理了后事。
他在砂掌村蹲点时,了解到五保户武忠体弱多病,便住进了他家,给老人端水送饭、挑水扫地、买药洗衣服。老人逢人就说:“就是有个亲儿子,也不一定能像金印这样对待我啊!”
吴金印说:“老百姓是爹娘,谁不好好为他们办事,谁就是不孝之子。”
“干部和群众,是鱼水关系。活鱼水中游,死鱼水上漂”
狮豹头乡李岩沟村民五牛见到记者,拽着就往家拉。走进他家的老房子,他指着门后说:“40年前吴书记就住在这里,现在我盖了新房不拆老屋,就是留住吴书记的影子,他在我家住了两年多,和我家结下了深厚感情。”
40多年前,距五牛家最近的青年洞是造地时最大的工程。青年洞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景区,洞前数百平方米平台上,游人如织,洞旁一溪清泉流淌。当年,吴金印给李岩沟村留下的不仅是这一渠清水,还有几百亩旱涝保收的良田。
吴金印在狮豹头乡工作10多年,带领群众凿山洞6个,筑大坝85道,建小水库和蓄水池25座,修渠道3.8万米,修筑高标准山区公路20公里,建公路桥8座,植树20万株,造田2000多亩。
羊湾村党支部书记郭胜说:“吴书记在我们乡工作15年,在老乡家住了8年,在工地茅草庵住了7年,这样的干部百姓服!”
乡亲们吃上了白馍,乐得合不拢嘴,对吴金印既感激又爱戴。有一次,吴金印到五保户杨务新家吃派饭,老两口偷偷地把老母鸡杀了。当香喷喷的鸡肉端上桌时,吴金印说啥也不吃。他说:“你们俩年纪大,吃了补身子。我年轻力壮,不能当客待。”说完,硬是跑到另一家盛了碗粗饭吃,老两口死活没扯回他。
带着干部钻最深的沟,爬最高的山,跑遍村村户户,深入访贫问苦,成了吴金印每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吴金印调离狮豹头公社时,为不惊动乡亲们,他早早起床,带着简单的行李,推着自行车,悄悄地下山了。走到小店河村头时,被青年突击队长闫玉礼最先发现了。结果,正在附近河边洗衣服的妇女,放下手中的衣裳跑过来了;正在路边田里锄地的小青年,丢下锄头跑过来了;村头的老大娘老大爷,也拄着拐杖赶过来了……
“帮助群众挖掉穷根,是最大的联系群众”
行驶在唐庄镇街道上,百威英博、北新建材、银金达、六和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厂区,以及花园、医院、学校、文化中心俱全的新农村社区从眼前经过。
10多年来,唐庄镇先后投入5亿多元,修筑“五横五纵”10条道路30公里,完善水、电、气、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吸引了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2012年全镇工业产值33.8亿元,帮助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
其实,1987年11月吴金印任唐庄乡党委书记时,这个位于太行山南麓的乡村,还是有名的“穷窝子”。
吴金印说:“集体有,跟着走;集体空,没人听。”心系群众,造福群众,就得挖掉穷根子。他“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投”,用人性化的招商理念,让唐庄产业聚集区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他带领干部群众,扛着铺盖卷儿,拉着锅碗瓢盆,在杂草丛生的山沟安营扎寨,使多年河滩变成了良田。
“种了20亩桃,去年卖了11万元。”45岁的马胜奎家住石屏村,正好位于唐庄镇万亩果园内。指着自家宽敞明亮的小楼和新买的轿车,他难掩喜悦:“现在俺村家家有果树,户户走富路,这都是托了老吴的福。要不是他,俺现在还和以前一样在土里刨食吃,更别说发家致富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金印带领干部群众在山上造田,让吃糠咽菜的村民吃上了白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引导发展乡镇企业,昔日花钱靠救济的农民摆脱了贫穷;如今,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万元,家家住洋楼,看病上学就业都在家门口。
在唐庄镇政府采访时,后沟村村民李红云表演了她创作的快板:“桃花围着俺村转,引来宾客当景观,百姓越过越幸福,幸福生活有根源,党委书记吴金印,亲力亲为带头干,榜样力量做表率,不怕辛苦多流汗,男女老少抱成团,小康离咱已不远。”(记者 龚金星 任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