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颖华
牧野历史源远流长,牧野文化灿若星河,2012年我市文化事业再织新锦。过去的一年,我市大力实施幸福新乡文化建设工程,认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荣获“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誉称号。过去的一年,我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增加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46.35%,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去年,我市以连续开展多年的“欢乐中原”群众文化活动为总载体,组织开展文化庙会、鼓舞大赛、电影周、戏曲周等活动,覆盖城乡、社区,涵盖民俗文化、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等多个层面,让群众尽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着力打造“幸福新乡”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2012亚洲巨星新乡演唱会”和“幸福新乡·华人巨星演唱会”。世界一流乐团——意大利爱乐乐团登陆新乡,为市民带来高品位的绝美视听享受。
全年共开展各类文艺演出1200余场,放映电影近2万场,观众超过800万人次。牧野区、卫滨区、凤泉区、红旗区、新乡县、卫辉市等各县(市)、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文艺创作持续繁荣
我市将文艺精品生产列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从强化领导、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激活机制等方面着力,建立了精品评选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
舞蹈《父亲》获河南省第六届专业舞蹈大赛金奖,大型现代轻喜剧《乡村飞来快乐鸟》获黄河杯戏剧节银奖。3部作品获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其中歌曲《家的牵挂》获中宣部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新乡历史最好成绩。新乡市委宣传部获河南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组织工作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重点工程建设,新建农家书屋687个,提前实现了农家书屋全市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
完成了30个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大院、25个乡镇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网点和37个电子阅览室升级建设,平原文化艺术中心、平原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市图书馆二期工程顺利启动。市平原博物院、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全年接待群众超过80万人次。市平原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一级资质单位”。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去年,我市有45人被确定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17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市还积极做好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申报工作。
与此同时,我市加大非遗工作宣传力度,举办了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遗项目41个,完成了非遗丛书《记忆中原·新乡卷》的编辑整理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加快
去年,我市全面完成了中央确定的各项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市10家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2家院团撤销,1家院团划转为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家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建立起现代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8个县(市)与河南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入股整合协议,小网变大网。
整合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资源,市本级和8个县(市)完成 “三局合一”,组建了文广新局,建立起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新乡人民广播电台和新乡电视台“两台合并”组建新乡广播电视台。新乡市被评为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文化产业发展日益壮大
我市稳步推进文化旅游、印刷包装、文化工艺品制作三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包装双向拉伸聚丙烯塑料薄膜(BOPP)生产线项目达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瑞丰无碳复写显色剂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东方刺绣、博古青铜器复仿等一大批工艺品制作项目不断壮大,博浪沙文化园、云龙山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乡报业传媒集团和新亚集团入选全省2012年重点文化企业30强,比干文化园、京华园等项目获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文化产业招商成就斐然,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大型文化产业展会,引资26亿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