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品传统文化 品小吃忆儿时年味

2013-02-26 17:56:3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记者 王新林 杨璐 卢璐 申长明

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观看社区舞蹈大赛,品味风味小吃……农历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适逢周末,“卫水春色”文化庙会迎来了开幕以来最热闹的两天。卫河公园里,前来“赶”庙会的市民将公园里的小桥、回廊、广场挤得水泄不通。2月25日是本届文化庙会的最后一天,如果你想欣赏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感受文化庙会带来的浓浓年味儿,就抓紧时间去逛逛吧!

2月23日,在市卫河公园艺术中心3楼,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以下简称非遗展)隆重举行。除有25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展览外,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的生平事迹也在此次展览中呈现。

“这叫‘岳家拳’,还记得妈妈给你讲过的‘岳母刺字’的故事吗?这种拳就是故事里的岳飞开创的。”市民陈女士一边看着橱窗里的岳家拳介绍,一边以自己的方式给9岁的儿子讲解。陈女士说,庙会上的项目很多,她特意带儿子来看非遗展,就是为了让儿子开阔眼界,多了解一些课外文化知识。

另一边,几名老人在“六月送羊”橱窗前互相交流。今年69岁的赵师傅告诉记者,“六月送羊”源于古时候一个不孝子看见羊羔跪求母乳后顿悟的故事,在他小时候,每年的农历六月,姥姥家都要给自己送一对用面粉做的跪着的小羊,以提醒他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六月送羊’的风俗就是要提醒年轻人,时刻不忘父母恩。像这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风俗,应该被保留和传承下来。”赵师傅说。

此外,独腿高跷、太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此次展览中呈现。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9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33项,市级112项,县(市、区)241项。

“这些娃娃们跳得真好!他们的配合、他们的舞蹈功底绝不亚于专业舞蹈演员。”2月19日,在我市文化庙会上的社区舞蹈大赛少儿专场比赛现场,孩子们认真、俏皮的表演,不时赢得现场观众们阵阵掌声和赞叹声。

2月19日,在少儿组比赛中,孩子们表演的《红红的中国结》、《吹泡泡》等舞蹈,一次次把观众带回了快乐的童年,孩子们表演时的一招一式,让观众们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啧啧赞叹。在随后两天的成人专场比赛中,演员们鲜艳的服饰、认真的表演,让人很难想象参加比赛的大都是些业余舞蹈演员,特别是群艺舞蹈团的《汉韵唐风》,更是让人看了钦佩不已。

据负责此次社区舞蹈大赛的市群艺馆舞蹈老师申雅婷介绍,此次社区舞蹈大赛分少儿专场和成人专场,报名的舞蹈队伍分别来自市区以及我市各县(市)的多个社区,在参赛的50多个节目中,既有古典舞和民族舞,也有拉丁舞和现代舞,演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70多岁,虽然大多是业余演员,可是他们演出时都非常敬业和认真。在随后的时间里,社区舞蹈大赛组委会经过专家评审,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

逛庙会不仅要用眼看热闹,还要用嘴尝遍各种小吃,这才算是真正逛了庙会。正月十五,“卫水春色”文化庙会上的游客摩肩接踵,或举着一串糖葫芦,或拎着一袋玉米酥,或端着一碗炒凉粉,男女老少一路逛来一路吃。

如果说过年吃腻了大鱼大肉,那么庙会上汇集的南北各地的风味小吃绝对挑战你的食欲。小吃摊贩将小推车往庙会上一停,任人围拢,站立而吃。摊贩之间叫卖声此起彼伏,翻炒声叮当作响,幌匾装饰和工具食器各异,烘托出热闹的年味儿。

大多数小吃都是现场制作,煎、炒、炸、烤、蒸、煮,各种烹饪方法制作出数十种风味小吃,面食类有山东芝麻饼、天津煎饼果子、老北京桂花糕;糖制食品有糖人、糖葫芦、棉花糖;汤水类有泰国莲子羹、宫廷营养粥、冰糖红梨汤;油炸烧烤食品有烤鱿鱼、炒凉粉、臭干子等等,不胜枚举。

花式棉花糖很受孩子们的欢迎,糖葫芦受到女性的青睐,年轻人偏爱烧烤类食品,炒凉粉和玉米酥则是老少皆宜。中年游客郭先生说,他小时候的零食远不如现在丰富,街头加工的玉米酥是他童年最爱吃的“零嘴儿”,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样的零食很少见了,庙会上的玉米酥让他吃出了童年的回忆。 

责任编辑: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