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贤
“李家大院、付家大院、游家书房以及被拆除的魏家大院,在鳞次栉比的高楼狭缝中喘息着。曾经繁荣一时的北关,也像卫河一样,随着航运的废弃而衰落。这些民居大院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感官上的艺术冲击,还给我们留下一个疑问。如何保护这些民居,如何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这是个问题。”
的确,这是个问题。不仅是新乡面临的问题,更是每一个要发展、要扩大的城市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面对祖宗留下的遗产。对祖宗留下的此类遗产,要还是不要?要哪些不要哪些?可以研究,可以选择。
但像祖宗留下来的领土类遗产,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要是唯一的选项。
就像17世纪20年代荷兰从明朝手里抢走台湾,尽管当时的明朝已无力自顾,但郑成功还是当仁不让,坚决收复台湾。
那时候,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已有一些时日,国力雄厚,船坚炮利,正在四处“殖民”牟利。他们通过《马可·波罗游记》和一些到过中国的人口中,知道了中国的富有,也知道了当时明王朝的腐败,就视中国为不可多得的“肥肉”,把魔爪伸了过来。先是在东南沿海一带骚扰,被明军痛击后开始打台湾的主意,直到 1642年彻底占领台湾。
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已经羸弱的明王朝能说台湾不要吗?答案肯定是不能。但由于当时北有未入关的清军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大顺军的威胁,实在是腾不出手来收复台湾。
到了清初,尚未全部灭亡的明朝(已叫南明)的部将郑成功下决心收复台湾。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2.5万名兵将,从金门出发,顶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直取台湾。经过一年左右的战争,迫使侵略军头目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郑成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不投降清朝的气节,更在于他维护祖国的神圣主权和领土完整。
从这方面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是很了不起的。郑成功收复台湾那年,康熙刚坐上皇帝位没几天。他刚上位那阵儿,也够头痛的。和先朝的“手续”尚未“交接”完毕,明朝的遗老遗少还吵吵着要“反清复明”;领清军入关的吴三桂,在云南蠢蠢欲动;李自成大顺军的残部,也难以让他安生。而逼得他一而再、再而三御驾亲征的,是在新疆闹分裂的葛尔丹。
噶尔丹当了游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准噶尔部的首领后,为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和俄罗斯眉来眼去,大肆进行叛国活动。康熙二十七年,他率军攻入喀尔喀。康熙二十九年,他又率大军进入内蒙的乌珠穆沁境内,并深入到乌兰布通(今赤峰一带)。
为维护祖国统一,康熙分别于康熙二十八年、三十四年、三十六年3次率军亲征葛尔丹,直打得葛尔丹“进退无地,不知所为计”,服毒自杀。新疆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不能不说是康熙的功劳。
关于领土,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领土争端,没有谈判,只有战争”的话,虽然颇为强硬、强势,但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不也正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