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新乡日报》复刊30周年纪念日。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0年了,但许多往事回忆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令人难以释怀,挥之不去…… 1960年2月9日,我参加工作,在新乡日报社当了一名校对员。正当我满怀热...
7月1日是《新乡日报》复刊30周年纪念日。尽管时间已经过去30年了,但许多往事回忆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令人难以释怀,挥之不去……
1960年2月9日,我参加工作,在新乡日报社当了一名校对员。正当我满怀热情努力工作时,奉上级指示,《新乡日报》于1961年2月1日宣布停刊。于是,报社印刷厂合并到了市印刷厂。1973年2月,我调到市文化馆担任创作辅导员,这一干就是10年。经过10年的磨炼,对我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无法估量的。1982年3月,市委调我到正在筹办的《新乡晚报》工作(1993年元月1日更名为《新乡日报》)。
1982年7月1日,散发着油墨香的第一期《新乡晚报》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可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啊。7月8日,第二期《新乡晚报》在4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一篇专访。当我看到“本报记者王超寰”的署名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眼满含泪水。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本本分分做人,认认真真工作,把“真理在胸笔在手,要为人民鼓与呼”当成座右铭,坚决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我调到报社工作时,已逾不惑之年,但我总觉得自己像个小伙子一样,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虽然当时报社各方面条件都相当的差,几间旧房子是租用市委的,几张旧办公桌和长条板凳是借用新乡市一中的;大家居无定所,报社社址也是几经迁徙,编辑部也被分割成好几处地方,与印刷厂相距三四公里之远;交通工具简陋,通信设备落后,更谈不上什么暖气和空调了,既无什么福利待遇,更无什么奖金补助。可是,大家并没有钻进钱眼儿里,而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工作上,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没有扯皮,没有推诿,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争先恐后地为党报工作;同志之间,更是互相关心,互相信任,团结友爱,没有猜忌,没有算计,像一家人那样亲密无间。而社领导呢,不仅与群众同甘共苦,而且事事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无论是政治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是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使人感到了无比的温暖。直到现在,尽管报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还是特别怀念过去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刚到报社时,我和史国新、刘德亮被分到副刊部当编辑,但我仍利用编稿之余,到基层进行采访。
为了提高编采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报纸质量,社领导决定分期分批让没有大专文凭的人离职到高等院校深造。1983年9月,经过考试,我和苏景义、高国新成为报社第一批上大学进修的人。1984年,我和李洪程成为报社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在报社工作期间,我的岗位曾多次变动,先后在副刊部、记者部、二版编辑室、政文部、通联部、新闻研究管理部、群众工作部工作过。但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义无反顾,竭尽全力去干好。我能由一名普通的校对员,逐步成长为主任编辑——高级知识分子,在报社圆了记者梦、党员梦、大学梦、作家梦,是和同志们的帮助,特别是历届领导对我的培养教育,以及我自己锲而不舍的奋斗分不开的。因此,没有《新乡日报》,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
从我1960年到《新乡日报》工作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感慨无限;顺境逆境,亲历亲尝;挫折荣誉,相随相伴,但我无怨无悔。尽管我已从毕生热爱的新闻工作岗位上退下来12年了,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新乡日报》的进步与发展,因为我深知“社兴我荣、社衰我耻”的道理。因此,我将继续发挥余热,把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给党的新闻事业,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人民对我的培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