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张宁 市博物馆馆藏一件明代鎏金青铜佛造像,通高50厘米,螺髻,高鼻,薄唇,大耳下垂,面带微笑。上身着对襟式袈裟,腰束带作结,双乳清晰,下身着长裙。双手禅定印,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此尊佛像面相丰...
孙静 张宁
市博物馆馆藏一件明代鎏金青铜佛造像,通高50厘米,螺髻,高鼻,薄唇,大耳下垂,面带微笑。上身着对襟式袈裟,腰束带作结,双乳清晰,下身着长裙。双手禅定印,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此尊佛像面相丰润,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莲花座为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
此像为释迦牟尼禅定像,表现释迦牟尼禅定、修行的形象。一般为结跏跌坐、禅定印。结跏跌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坐法。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证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结跏跌坐的姿势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这种坐法又可分为两种,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称之为降魔坐;反之则称为吉祥坐。禅定印为双手相叠,置于腹前,掌心向上,表示身心安宁,无一杂念。
早在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并开始佛教造像。佛造像有多种形式,如铸像、雕刻像、泥塑像、瓷像、壁画像、蜡像等多种。鎏金铜造像是其中的一种,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相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尊鎏金铜佛造像是汉明帝十年(公元67年)由蔡愔奉命往月氏国迎回来的优填王鎏金铜佛造像。根据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一般认为三国两晋时期是我国鎏金铜佛造像的发展阶段,从南北朝至隋唐期间,鎏金铜佛造像最为兴盛,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唐代后,逐渐衰落。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兴起,由于藏传佛教多采用鎏金铜佛造像形式,鎏金铜佛造像再度流行。
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在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鎏金,也叫“火镀金”或“汞镀金”,就是把黄金剪碎后,与水银按1︰7的比例在400℃的温度下使金熔化于水银之中,冷却后即成“金泥”。把金泥涂抹于器物表面,再用无烟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就固留在器物的表面了。
鎏金方法大致可分为5个步骤。
做“金棍”。预备一根铜棍,将其前端打扁,略翘起,沾上水银,晾干。
煞金。也称杀金,即用水银溶解黄金。金溶解后,倒入冷水中,形成浓稠的黄金和水银混合物——金泥。
抹金。即用“金棍”蘸金泥,在器物上涂抹。
开金。将烧红的无烟末炭放在扁形的铁丝笼中,用金属棍挑着,围着抹金的地方烤,使金泥中的水银蒸发,使黄金紧贴器物表面。
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压子在镀金面反复磨压,把镀金压平,使镀金的光亮更加耐久。
一件理想的鎏金器往往需要重复涂抹几次金泥、烘烤几次,如果金子丰厚,就要进行3次至5次或更多遍的鎏。鎏金工艺历代相传不绝,至今在故宫博物院里还可以看到许多明、清时的大型鎏金器物陈列,它们虽然经历过几百年的风雨浸蚀,有的至今仍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近年来,各种佛造像尤其是鎏金佛造像越来越多的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究其原因,是这些佛像制作精美,绚丽多姿,即能给人以美得享受,也能慰藉人们的心灵,因此被人们称为“慰藉心灵”的艺术作品,是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