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赵新颜)王三大,是上个世纪新乡妇孺皆知的纺织界劳模。听说记者要采访她,很多热心人主动指路,足见其知名度之高,为人之好。 初见王三大,记者颇感惊讶,老人优雅的气度倒更像是一位江...
大河新乡网讯(记者 赵新颜)王三大,是上个世纪新乡妇孺皆知的纺织界劳模。听说记者要采访她,很多热心人主动指路,足见其知名度之高,为人之好。
初见王三大,记者颇感惊讶,老人优雅的气度倒更像是一位江南闺秀。老人有着北方人少有的白皙皮肤,还操着一口悦耳的吴侬软语……虽已扎根新乡60年,可祖籍无锡的王三大至今乡音未改。
老人今年79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耳聪目明,每天不忘读书看报,关心国家。说起来早年经历的贫穷、战乱,及后来获得的荣誉,老人的心情很平静。
求生存 进厂当了童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1938年,日寇的铁蹄踏进“鱼米之乡”无锡,美丽的太湖之滨被无情践踏。成群结队向城外涌去的难民中有一个6岁的小女孩,睁着一双恐惧的大眼睛,死死拽住妈妈的衣角,拼命地奔跑。“快跑!快跑!东洋兵来了!”东洋兵“咚咚”的脚步声,步步逼近逃难的人群。6岁的三大亲眼看见,邻家阿姨为轻装逃命,当街抛下亲生骨肉。
就在这一年,常年干苦力积劳成疾的父亲撒手西去,母亲带着她们姐妹4人以捡破烂儿为生。瘦弱不堪的母亲日夜辛劳,可一家5口每天才够喝上一碗稀粥,因无钱治病,三大的姐姐也夭折了。看着几个苟延残喘的小生命,母亲几次都要把妹妹送人,妹妹哭喊着不愿离家。时隔多年,三大曾问母亲为何不把她送人呢?母亲说:“你这要强的性子,送给人家不知要吃多少苦头。”
由于家境艰难,年仅7岁的三大进缫丝厂当了一名童工,从1939年起,王三大与纺织业结下一世情缘。“如今的日子好过了,可我忘不了旧社会的苦难……”王三大老人说,在她的记忆中,自己总是光着脚,手里拎着一双有破洞的胶靴,到厂门口再换上。
离故土 支援新乡建设
1949年,全国解放了。旧中国纺织工人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中,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曾经饱受苦难的纺织姐妹们,也从旧社会的“棉花虫”一跃成为新中国的“花仙子”。无锡的缫丝业重又焕发勃勃生机,从事纺织业已有10年的王三大也逐步成长为一名熟练工人。
三大的家乡无锡是当时民族纺织工业重镇,而地处北方的新乡,企业寥寥无几。为平衡工业发展,支援北方建设,党中央决定将无锡缫丝厂及上海纺织厂部分产业工人迁往北方小城——新乡。
1951年,王三大响应政府的号召,第一次远离故土,随百名工友来到陌生的新乡,组建了新的企业——中原纱厂,这一来竟是60年,新乡也就成了三大的第二故乡。
因纱厂建厂稍稍落后于新乡建市,年轻的王三大和数百名上海、无锡工友,也成了新乡建市60周年的见证人。2009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暨新乡建市60周年,王三大老人作为援建新乡建设的外地人,曾接受过《平原晚报》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老人回忆说,当时纱厂规模并不大,只有数百人,为了扩大生产,又招了很多河南本地工友,逐渐扩大了规模。建厂初期,河南工友大多不懂纺纱技术,上海、无锡师傅手把手地向河南徒弟传授纺纱技术,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的传帮带现象,在全厂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