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卫河 再荡金波 (1)

2010-03-04 10:22: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大河新乡网讯 本报记者 赵新颜 廖亮卫河,一条承载着新乡光荣与梦想的母亲河,她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乡人,也曾湮没在城市的沧桑巨变之中。如今,新乡市委、市政府带领新乡人民加强卫河治理,把新乡由卫水时...

大河新乡网讯 本报记者 赵新颜 廖亮

卫河,一条承载着新乡光荣与梦想的母亲河,她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乡人,也曾湮没在城市的沧桑巨变之中。如今,新乡市委、市政府带领新乡人民加强卫河治理,把新乡由卫水时代引入碧水环城的新世纪。 

 古老的卫河,正在摆脱历史的尘埃,以靓丽的容颜与日新月异的新乡融为一体。1800年后,记者踏上历史的行舟,与您一同穿越卫水两岸。

 千年古韵:传唱不息的是一本卫河辉煌史

1800年的泱泱卫水史,有着太多的沧桑枯荣。卫河是新乡兴起的摇篮,她不仅承载着牧野大地的社会生命,更是这片土地人文生命及经济生命的泉源。这股源泉美丽而清澈。她是我们的母亲,为儿女供水,为大地灌溉。

昔日卫河清澈见底,每遇风和日丽,波动成纹,水日交映,色如喷金,故曰“卫水金波”,是历史上新乡的八景之一。古代文人墨客写了很多赞美此景的诗歌。如诗云: 苏门山下发流长,晚向新城绚日光。不似江汉铺练白,却同卫水涌金黄。柳边莺调古黄处,花下蜂迷课蜜忙。

20世纪中期,卫河两岸的人民都清晰记得当年客轮起航,木船扬帆,渔舟撒网,碧波荡漾的卫河风光景观。家住卫河航运大院的老船工孙景兴回忆说,那时早晨起来,用水桶打几桶清凌凌的河水,灌满自家的大水缸,可供全家两三天用的,那水质赶上如今的纯净水、矿泉水了。据孙景兴老人介绍,后来,因卫河供水还兴起了一个职业——卫河挑水工。挑水工肩挑两桶水,走街串巷,主动敲开人家的门,乐意要水的住户当场付钱。

 据市河渠办副主任苏建功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党和政府实施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于1952年4月10日举行放水典礼,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改称人民胜利渠。引黄济卫开通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卫河还是新乡等沿岸城市的重要水源,也是豫北地区水路交通的大动脉。卫河水系配套完整,使新乡农田灌溉实现了双保险,成为当时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20世纪70年代,正当天津人民处于缺水的紧要关头,新乡人民通过引黄济卫工程,以解天津人民用水之急,卫河,又称友谊之河。

建国后,为发展工农业生产,确保人民财产安全,国家专门成立卫河工程管理机构。1955年,对卫河全线进行复堤加固。1957年,修建卫河合河防洪大堤。1958年,修建共产主义渠,将运粮河(卫河)从西永康至合河间拦腰截断,卫河北洪堤被共产主义渠南堤代替。


责任编辑:No.005

关于 治理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