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国家级传统村落10年发展历程
“红旗井”润泽众乡亲纪实摄影展开幕

图为观众在摄影展上欣赏王天定的摄影作品。李青春摄
新乡网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超)11月8日,在我国第26个记者节当天,“‘红旗井’润泽众乡亲——王天定纪实摄影展”在平原博物院开幕。展览展出的120余幅图片,真实再现了太行深处一个小山村10年间的发展变迁。
王天定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得者、2020年度感动中原十大人物,也是《河南日报》的资深记者。10年前,他踏入太行山深处,走进卫辉市狮豹头乡土池村这片曾显贫瘠的土地。从那一刻起,他便与土池村结下了不解之缘,用镜头细致记录下土池村的点点滴滴,将小山村的发展历程置于宏伟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土池村是卫辉市西北最偏远的山村,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现有230户、650人,耕地面积414亩。长期以来,该村饱受干旱缺水的困扰。2013年,任合根放弃外地蒸蒸日上的事业,返乡挑起脱贫重担,担任土池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他带领乡亲们在太行深山凿出557米深的“红旗井”,彻底改写了该村缺水的历史。
有了“红旗井”,土池村围绕“吃水、用水、开发”三方面做文章,坚持三策并举,建成“水甘甜”瓶装饮用水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2万元,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摄影展现场,记者看到,王天定的镜头将土池村的乡村振兴历程一一定格:从老水窖的浑浊到“红旗井”的清澈,从肩扛水桶到洗衣机转动,从荒坡秃岭到丰收田园......每一张照片都是土池村巨变的生动见证,每一个镜头都映照出村民在任合根带领下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不懈追求。
“我将10年来在土池村拍摄的所有图片版权,无偿捐赠给土池村,今后也会继续关注土池村的乡村振兴发展。”摄影展开幕仪式上,王天定与任合根紧紧拥抱的瞬间,被现场众多记者抓拍定格。
镜头定格的是瞬间,背后流淌的,是一个村庄与一个时代的双向奔赴。王天定与任合根的故事,是中原大地无数基层奋斗者的缩影——他们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双手改变命运,用初心守护信仰。
据悉,此次摄影展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新乡日报社、市摄影家协会承办,展期至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