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津县广袤的田野上,有这样一位庄稼守护者,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秦世伟。他33年扎根农业一线,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用科技作笔、汗水为墨,在广袤大地上写下了粮安天下的动人篇章。
无论小麦、玉米还是花生,每一季作物都藏着他的牵挂。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技术骨干,秦世伟始终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刻在心头,他不仅致力于小麦高产高效种植,助推中国第一麦产业升级,还将科学与精准种植管理理念延伸到玉米、花生等作物领域。针对玉米生产中产量徘徊不前的问题,他优化推广密植精准调控技术,让每一寸土地都释放增产潜力,用科技筑牢了全域粮食安全的根基。
技术只有被农民掌握,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这是秦世伟的工作信条。每年200多天扎根田间,1.5万人次的技术培训,田间课堂+微信答疑+科普视频的创新服务模式,覆盖小麦 玉米 花生等多种作物,让良种良法覆盖率达到98%。农户年均亩增收300元的背后,是他打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执着。不管哪季作物,他都要让农民学得会、 用得上、得实惠。
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秦世伟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在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基础上,又致力打造绿色食品原料玉米和花生基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从小麦延伸到玉米、花生,让延津成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典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更是给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时监测、精准指导,为传统大宗农作物的生产注入新活力,他用创新,开辟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33年风雨兼程,从青春岁月到两鬓微霜,秦世伟用脚步丈量每一寸田野,用科技守护每一季作物。他是粮食安全的守护者,是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更是现代农业的开拓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上的初心与担当。
责任编辑:申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