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疏导交通
□策划姬国庆记者申长明
月近中秋清韵动,风携桂影暗香浮。随着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日益临近,8天的长假让很多喜欢出游的市民激动不已,不少人将驾车出行列入假期行程。无论是返乡探亲,还是外出旅游,自驾都能带来更多的自由与便利。但是,随着出行人数的增多,道路安全问题也显得愈发重要。车辆保养是否到位、驾驶习惯是否良好,都直接关系到旅途的平安与否。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民、车辆维修师傅、普通路面交警、高速公路交警以及社会学专家等相关人士,为大家梳理出长途驾车出行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市民:出行前的车辆检查至关重要
市民祁先生平时特别喜欢自驾出行,有着丰富的长途驾驶经验。祁先生介绍,在驾车出行前,他通常会检查车辆的外观,看看是否有刮擦、凹陷等情况,特别是轮胎,要检查胎压是否正常,胎面磨损是否均匀,有没有鼓包或破损。此外,他还会检查车辆的灯光,确保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都能正常工作。“灯光在夜间行驶和变道时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祁先生说。
除了这些基本检查,祁先生还会查看车辆的油液,包括机油、刹车油、冷却液、玻璃水等。“机油关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刹车油影响刹车性能,冷却液防止发动机过热,玻璃水则用于清洁挡风玻璃,这些都不能少。”祁先生表示。
和祁先生一样,如今许多市民都意识到出行前车辆检查的重要性。他们有的会自己动手检查,有的则会选择将车辆送到专业的维修店进行全面保养。“虽然多花了点时间和费用,但心里踏实,毕竟安全是最重要的。”市民付女士说。
车辆维修师傅:专业保养不可忽视
9月23日上午,在新乡市宇鑫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的维修车间里,记者看到该公司的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徐传利一直在忙碌着,前来做保养和维修的车辆更是络绎不绝。“国庆中秋前夕,是我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徐传利对记者说,“平时很多车主忙于工作,车辆保养得不及时,等到要驾车长途出行了,才想起来保养车辆。”
据徐传利介绍,长途驾车出行前,车辆需要进行全面的保养,包括车辆的发动机舱部分、底盘部分、电器部分等地方。
发动机舱部分包括检查机油、刹车油、转向助力油、变速器油、防冻液、玻璃水、各种皮带、电瓶等。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能保证发动机的润滑和清洁,减少磨损。“机油就像发动机的血液,定期更换非常重要。”徐传利形象地比喻道,还有空气滤清器和空调滤清器的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能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影响发动机性能;空调滤清器则关系到车内空气质量,特别是在长途驾驶中,良好的车内空气能让驾乘人员更舒适。
底盘部分主要包括检测刹车片厚度及刹车盘磨损程度、转向机拉杆及球头是否松动,检查轮胎使用年限和磨损程度,悬挂系统要检查减震器是否正常工作。“刹车系统关乎行车安全,要检查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刹车盘是否平整,刹车油是否有渗漏。轮胎的花纹深度不能太浅,否则抓地力会下降,车辆容易出现打滑现象。悬挂系统要检查减震器是否正常工作,连接部件是否松动。”徐传利说,电器部分主要检查车辆灯光信号及喇叭,还要检查空调及暖风。
在检查时,各类油液需在刻度线间不超过最高线,不低于最低线,有经验的司机可参照保修手册要求的型号补充油液。涉及需要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的项目,要到附近经过交通运输部门备案的4S店和汽修厂进行检测。
徐传利还提醒车主,“双节”期间天气温差大,早上开暖风,中午使用空调,提前试一下车上空调和暖风的转换效果。长途驾驶回来后,也不要忘记对车辆进行检查。长时间行驶可能会对车辆造成一些潜在的损伤,及时检查能发现问题并解决,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
普通路面交警:遵守交规安全文明驾驶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到来,大家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和家人朋友团聚,有的驾车跨越千里参加亲友聚会,有的景区一个挨一个去,规划得满满的。在这欢庆之时,交通安全要时刻牢记于心,否则一个个交通事故、一个个安全隐患就在我们身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五大队的韩文喜大队长表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广大司机朋友驾车出行,一定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做到安全文明驾驶。”
韩文喜告诉记者:“疲劳驾驶是长途驾车的一大隐患。根据相关规定,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就属于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会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遇到突发情况时很难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因此,司机要合理安排行程,在驾驶2到3小时后就应停车休息一会儿,活动一下身体,放松眼睛和肌肉,缓解疲劳。”
此外,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规变道等违法行为也是交警重点整治的对象。“超速行驶会使车辆的制动距离变长,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酒后驾驶更是绝对禁止的。违规变道容易引发刮擦、追尾等事故,扰乱交通秩序。当你不遵守交通法规,养成了开车接打电话等陋习,安全隐患就与你随影而行。”韩文喜严肃地说。高速公路交警:特殊路段 谨慎驾驶
“在假期里,群众可以和家人团聚,或者全家外出游玩,而对于我们交警来说,假期却是最忙碌的时候,为了让大家能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交警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放松。”作为一名长期在高速公路上执勤的交警,谈及假期的交通安全问题,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长济高速大队大队长豆领坡感触颇深。
据豆领坡介绍,“双节”期间高速免费通行,群众长途出游多、走亲访友多,自驾出行和客运流量将大幅攀升,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为保障群众假期出行平安,长济高速大队结合近年国庆节假期出行特点,已经提前部署,有针对性地调整勤务模式,紧盯易堵路段和节点,全力以赴为群众假期出行创造平安、畅通、和谐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
“‘双节’期间,高速公路将迎来车流高峰,出行前需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和路线,通过导航软件查询沿路是否有拥堵路段,尽量选择绕开拥堵点,也可以通过选择错峰出行等方式避开车流量高峰,提高出行效率。司机在行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隧道、桥梁、匝道等一些特殊路段,这些路况相对复杂,司机需要格外小心。”豆领坡说,“进入隧道前,要提前减速,开启大灯和示廓灯,注意观察隧道内的交通指示标志和路况。在隧道内行驶时,不要随意变道,保持安全车距,按照规定速度行驶。驶出隧道后,也要注意观察路况,逐渐加速。”
桥梁路段通常风比较大,车辆行驶时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如果遇到横风,驾驶员要双手紧握方向盘,适当修正方向,保持车辆稳定行驶,不要猛打方向盘或急刹车,以免发生侧翻事故。”豆领坡提醒道。
匝道是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连接的路段,驾驶员在匝道行驶时,要注意控制车速。驶入匝道时,要提前减速,按照匝道的限速标志行驶。驶出匝道进入高速公路主路时,要观察主路的车流情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速汇入车流,不要强行超车或突然并线。司机驾车行驶时要保持车距,做到文明交通,安全出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以后,要做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遇有恶劣天气能见度较低时,要做到“控距、降速、亮尾”。
“另外,由于国庆节假期期间省内高速公路沿线各收费站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驶入,提醒已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就近驶离高速公路,请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司机提前合理规划行车路线。”豆领坡说道。
社会学专家:驾车出行要有良好的文明驾驶习惯
谈及文明驾驶,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妍娇从社会文明的角度对长途驾车出行进行了分析。“良好的文明驾驶习惯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陈妍娇说,“在长途驾车过程中,司机要保持耐心和礼貌。”
陈妍娇告诉记者,路怒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和驾驶安全,还可能引发冲突,影响其他道路使用者。“当遇到交通拥堵、其他车辆违规等情况时,司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性和冷静。可以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激动”。
此外,陈妍娇还介绍了文明驾驶的重要性。“文明驾驶包括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不随意鸣笛等。这些行为不仅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还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通环境。”陈妍娇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驾驶,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陈妍娇表示,长途驾车出行的市民在享受假期快乐的同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司机的驾驶行为不但是技术层面的操作动作,更是带有社会意义的公共行动。对于这种公共行动,需要交通法规、社会规则来规范。安全驾驶、礼让出行,不仅是人身安全需要,更是法律、社会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这种规范化的驾驶和出行方式,降低了交通风险,更在道路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积累信任与合作,营造出社会有序和互信的氛围,进而涵养出关于道路行走的社会文明。安全驾驶、文明出行,人人有责,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和谐交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