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猴重现抗战历史

2025-08-27 09:55:45 来源: 新乡日报 评论:0 点击:  收藏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暑假期间的平原博物院人流如织,在3楼北区廊道上,总有不少人围着一部非遗毛猴抗战作品啧啧称赞。这部作品出自省级非遗毛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怀忠之手。

  深耕毛猴制作技艺25年,孙怀忠创立有毛猴艺术工作室,代表作《练摊儿》曾获全国银奖。他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创新的“说唱毛猴”艺术颇受观众欢迎。

  今年69岁的孙怀忠,在距离上次创作大型毛猴作品之后5年,如今又创作出抗战题材《太行老家·烽火岁月》。呈现给观众的这部作品,抗战图景造型逼真、动作传神、惟妙惟肖,既让人会心一笑,又给人深刻思考。孙怀忠表示,这部作品以3个场景、13个毛猴人物,重现了太行山地区军民同心、全民抗战的壮烈历史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3只小毛猴手持红缨枪,神情警惕地立在路口,一只小毛猴站在一棵冬日里已经落叶的“山里红”树杈上向远方瞭望。“山里红”树——正是太行山的象征。孙怀忠特意在枪头缀上一抹红色,他说:“要从细节下功夫,哪怕是一杆红缨枪,也要做出精神。”

  第二个场景是“送军粮”。3只毛猴各有分工,其中2只正往布袋里倒粮食,另一只牵着毛驴,即将送往抗战前线。“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所有毛猴的眼神都充满坚毅。孙怀忠用雪糕棍一点点搓出土枪,甚至为枪栓装上了扳机。

  第三个场景最为动人——“送亲人上战场”。前边长号开道,一只毛猴骑上高头大马,母亲泪送儿子,妻子告别丈夫。孙怀忠说:“这是最残酷的环境,也是最热烈的气氛。”他为每个毛猴塑造了不同的表情:有的含泪却微笑,有的昂首挺胸、目光如炬。

  “这部作品我要把太行山人民的热血和奉献做出来。”孙怀忠饱含激情地说,“男女老少齐上阵,这就是全民抗战。”

  创作过程中,孙怀忠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材料全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东西:蝉蜕、辛夷、雪糕棍、牙签、花园里捡来的树根、打火机垫圈、首饰零件......整整一个月,在他手中,全部活了起来。

  孙怀忠说,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山脉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太行山人民对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太行山人民的抗日事迹最值得歌颂。他对这部作品构思了好久,其间克服了手抖、眼睛模糊的困难,熬了十几个夜晚终于完成了作品创作,市博物馆馆长郝永飞还特意为这部作品写了背景词。

  孙怀忠用自己的技艺,在小小的空间内,重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精神。同时,也让人们看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源于民间,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为党和人民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王艺元

关于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意见反馈 新闻地图 旧版回顾
网站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新乡日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大河新乡网版权所有
©1997-2022 河南致晟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