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企业现场“路演”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文/图
7月15日,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七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新乡分赛区决赛,在新乡大学科技园圆满落下帷幕。35家企业现场同台“路演”,创新成果“打擂”。这场备受瞩目的赛事不仅是我市创新创业领域的一次盛会,更成为展现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窗口。
自大赛启动以来,便吸引了全市众多企业以优质项目来积极参与,成为众多创业者逐梦的重要舞台。据统计,共有303家企业报名参赛,127家成功通过报名审核。经过初审环节,115家企业晋级复赛。在复赛的激烈比拼后,35家企业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其中,成长组30家,初创组5家,这些企业代表了我市创新创业领域的较高水平。
“百农288为何适合在豫北种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们公司太阳能产品的优势在哪里?”每一个项目6分钟“路演”结束之后,5位评审专家都会抛出问题,“路演”者一一陈述。
记者注意到,当天参加“路演”的项目都是科技创新的结晶,如高精度工业级传感器芯片研究、新一代真菌发酵合成生物技术、氮磷高效小麦选育及应用、液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申报IND的前期研究、航空航天耐高温线缆用复合绕包材料项目等。
决赛的评审环节严谨、规范,由创投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团。评选方式采用“现场答辩、当场亮分”,确保了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最终,河南索顿新材料有限公司、长垣市农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一等奖,豫矽半导体(河南)有限公司获得初创组一等奖。此外,还有10家公司获得相应组别的二等奖、三等奖,21家公司获得优秀奖。
大赛设置了丰厚的奖项和多项政策支持,为参赛企业提供了激励。在政策及服务方面,优秀企业将有机会被推荐参加省赛。根据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组委会将择优向相关投融资机构推荐。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参赛企业可与我市高校进行对接。
作为我市规格最高的赛事之一,本次大赛核心目标是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展开,通过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搭建起多向对接交流的优质平台。最终旨在发现优质企业和优秀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
大赛由省科学技术厅、市政府指导,市科学技术局、红旗区政府主办,红旗区科学技术局、红旗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新乡大学科技园承办。
短评
创新创业的活力
郭书武
一个个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涉及芯片、新能源、农业新品种、医疗新技术、环保新材料、安全新装置等,让人深感振奋。这些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如果都在我市落地、开花、结果,一定会让我市的科技创新实力上一个新台阶。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建设科教强市。如何建设?笔者认为在引进更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要加快科技创新、转化的步伐,将更多高科技产品从实验室“放”出来,落地开花,进而百花竞放,满地芬芳。
笔者注意到,此次现场“路演”的35个项目是从303家公司精选出来的。如果说35个项目是塔尖,那么268家公司就是塔基。台上“路演”的是优秀项目,268个创新创业项目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科技力量。
当前,我市正以“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目标为指引,加速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到位,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牧野大地必将更加充满创新创业的活力。